湖州避雷针的原理信赖推荐「多图」
作者:江苏宝尔格2022/8/4 13:11:08






避雷针由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3部分组成。接闪器通常采用直径为15~20mm、长度为1~2m的圆钢或钢管,固定于支柱上端经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当雷云对地放电通道发展到临近地面时,由于避雷针突出地面并有良好接地,在针尖附近的电场强度提高,聚积相反极性的电荷,引导放电。进而防止建筑物或仪器蓄积过多电荷而遭受雷击。一般来讲,雷电并不会直接击中避雷针,而避雷针本身如果被闪中也有着融化及的***。 避雷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是由运行经验和实验室模型试验结果确定的。




.: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其作用是将雷电电流通过自身的接地导体传向地面,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

.:

现代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1752年发明的。避雷针的工作原理是当雷云放电接近地

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

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在安装避雷针时要注意,***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之间应有不小于5m距离,以免雷击避雷针时出现反击。严禁将架空照明线、电话线、广播线、天线等装在避雷针或构架上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当避雷针截受雷击时,由接闪体接闪,通过雷电波形处理装置,利用外壳与中心接地杆之间有3mm间隙,构成耦合电容,同时外壳通过一个电感线圈接地(中心接地杆)当下行先导接近接闪器时,由于频率极高,电感呈开路状态,电容对高频呈现短路特性,因此耦合电容作用下,接闪器表面电场强度迅速增加,直至触发雪崩过程,从而能在顷刻间将雷电流泄放入地,以至有效的达到防雷害保安全的目的。




商户名称:江苏宝尔格电气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