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晶体和晶振?
晶体通常为两脚和四脚晶振,以2520晶振,3225晶振,5032晶振等一类晶振而言,它们都拥有两脚或者四脚的封装,晶振为四脚或者四脚以上的,这里可以肯定的一点,两脚的一定为晶体。那当遇到都是四脚的贴片晶振,如何区分晶体和晶振呢?如果晶体或者晶振在电路板上,我们只需观察晶振的外部电路是否有其它元器件的连接,如若无,则为晶振(有源晶振)。如果用肉眼观察,简单而有力的一点则是观察晶振的厚度,一般的晶体厚度均在0.45mm左右,而由于晶振技术内置起振芯片,因此晶振的厚度要比晶体高。
晶体振荡器和滤波器的区别
有源晶振分为很多种,温补晶振,压控晶振,压控温补晶振,恒温晶振,普通有源晶振等都是有源晶振的一种,只是在使用功能上有所差异。通俗易懂一点则为带电压参数的晶振都称之为有源晶振。想对有源晶振有更多了解欢迎点击进入 有源晶振25ppm不够?用它们简直事半功倍通俗易懂。
有人会误解为晶体滤波器,实则上不然,高精密晶体和晶体滤波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元器件,晶体滤波器上会用到高频的高精密晶体。瑞泰提供的高基频现在能做到200多MHz。我们可以说UM-1的高基频晶体是滤波器用晶体,但不能说是晶体滤波器。要不很容易混淆了。
晶体振荡器的结构
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一种谐振器件。它的基本构成大致是: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的薄片(在它的两个对应面上涂敷银层作为电极),还有IC芯片以及相应的电阻电容和微小线路板组成的振荡电路,再加上封装外壳就构成了晶体振荡器,一般简称为晶振。其产品大多用金属外壳封装,也有用玻璃壳、陶瓷或塑料封装的。
不同的工程使用,对晶体振荡器频率的技术性能要求不同。有的要求频率短期稳定度高;有的要求简单好用;有的要求长期稳定性高;有的要求开机后短时间内能稳定工作;有的要求能抗很强的冲击与振动等等。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主要参数
晶振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频率,负载电容、频率精度、频率稳定度等。不同的晶振标称频率不同,标称频率大都标明在晶振外壳上。负载电容是指晶振的两条引线连接IC块内部及外部所有有效电容之和,可看作晶振片在电路中串接电容。频率精度和频率稳定度:由于普通晶振的性能基本都能达到一般电器的要求,对于设备还需要有一定的频率精度和频率稳定度,频率精度从10(-4)量级到10(-10)量级不等,频率稳定度±1到±100PPm不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