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晶体和晶振?
晶体通常为两脚和四脚晶振,以2520晶振,3225晶振,5032晶振等一类晶振而言,它们都拥有两脚或者四脚的封装,晶振为四脚或者四脚以上的,这里可以肯定的一点,两脚的一定为晶体。那当遇到都是四脚的贴片晶振,如何区分晶体和晶振呢?如果晶体或者晶振在电路板上,我们只需观察晶振的外部电路是否有其它元器件的连接,如若无,则为晶振(有源晶振)。如果用肉眼观察,简单而有力的一点则是观察晶振的厚度,一般的晶体厚度均在0.45mm左右,而由于晶振技术内置起振芯片,因此晶振的厚度要比晶体高。
晶体振荡器技术指标
(1)总频差: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于规定的工作和非工作参数全部组合而引起的晶体振荡器频率与给定标称频率的频差;
(2)频率温度稳定度:在标称电源和负载下,工作在规定温度范围内的不带隐含基准温度或带隐含基准温度的允许频偏;
(3)频率稳定预热时间:以晶体振荡器稳定输出频率为基准,从加电到输出频率小于规定频率允差所需要的时间;
(4)频率老化率:在恒定的环境条件下测量振荡器频率时,振荡器频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5)频率压控范围:将频率控制电压从基准电压调到规定的终点电压,晶体振荡器频率的小峰值改变量;
(6)压控频率响应范围:当调制频率时,峰值频偏与调制频率之间的关系;
(7)频率压控线性:与理想(直线)函数相比的输出频率-输入控制电压传输特性的一种量度,它以百分数表示整个范围频偏的可容许非线性度;
(8)单边带相位噪声:偏离载波f处,一个相位调制边带的功率密度与载波功率之比。有的技术人员帮助您选型,欢迎您前来咨询!
晶体振荡器的优点
a) 直接应用不需调整晶体频率;
b) 可得到晶体理论上的频率温度稳定度;
c) 振荡回路上可以附加多功能高标准应用;
d) 可以实现电路匹配,电性能更加稳定,还可以对某项电性能进一步倾向性优化,来满足特定需求。比如:低功耗,超宽温,低相噪低抖动,差分输出,多波形选择,排除电磁干扰晶振,压控晶振,温补晶振,恒温晶振,可编程晶振,特高频晶振等等。
想要了解更多时钟振荡器的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网站。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