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宏观结构包括显气孔率、体积密度、透气度等。由于测定方法简便,因此它们是鉴定产品质量和控制生产工艺过程的常用测试项目。常用力学性能有常温耐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损性、弹性模量等。它们也是判断产品质量和控制生产工艺过程的重要指标。热学性质有线膨胀系数、比热容和热导率等。它们对热工设备修砌、设计及热平衡计算等有重要意义。高温使用性能主要有耐火度、高温结构强度(包括高温荷重软化温度、高温耐压和抗折强度、高温蠕变等)、重烧线变化(高温体积稳定性)、抗热震性(又称耐崩裂性、热震稳定性、耐急冷急热性)以及抗渣性等。
中国高炉的出现和发展,是对人类物质生活的重要贡献。大约四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用赤铁矿作颜料和装饰品。赤铁矿是易还原的铁矿石,赤铁矿进入人类生活,预示着日后冶铁术的发明。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六千年前的陶窑,说明当时我们的祖先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火的使用。商代硬陶的烧成温度已达1180℃。这种高温为金属冶炼准备了良好的条件。而商代炼铜技术的进步,对高炉的出现更具有决定意义。一,高炉起派于炼铜炉 中国早期炼铜的原料是氧化矿,其中包括孔雀石。
炉底使用碳砖有三种型式:全部为碳砖;炉底四周和上部为碳砖,下部为粘土砖或高铝砖;炉底四周和下部为碳砖,上部为粘土砖或高铝砖。后两种又称为综合炉底。设计炉底厚度有减薄趋势(由0.5d右减至0.3d左右或炉壳内径的1/4厚度,d为炉缸直径)。碳砖的缺点是易受空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碱金属侵蚀。炉腰特别是炉身下部砖衬,由于磨损、热应力、化学侵蚀等,容易损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