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发展历史
早在1877年,德国 西门子公司的Erenst Verner就根据佛莱明左手定律,获得动圈式喇叭的专利。1898年,英国Oliver Lodge爵士进一步依照电话传声筒的原理发明了锥盆喇叭,与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喇叭十分类似,Lodge爵士称为「咆哮的电话」。不过这个发明却无法运用,因为直到1906年Lee De Forest才发明了三极 真空管,而制成可用的扩大机又是好几年以后的事,所以锥盆喇叭要到1930年代才逐渐普及起来。另一个原因是1921年以电气方式录制的新唱片问世了,它比传统机械式刻制的唱片有更好的 动态范围(到30dB),使得人们不得不设法改良喇叭特性以为 配合。1923年,贝尔实验室决定要发展完善的音乐再生系统,包括新式的唱机与喇叭, 立体声录音与MC 唱头、立体声刻片方式等,就在这波行动中被发明出来。研发喇叭的重责大任,落在CW Rice与EW Kellogg两位工程师身上。他们所使用的设备都是当时人前所未见的,包括一台200瓦的真空管扩大机、许多 贝尔实验室自己完成的录音,以历年来贝尔实验室发展出来的各种喇叭 - 像是Lodge的锥盆喇叭雏形、用振膜瓣控制压缩气流的压缩空气喇叭、 电晕放电式喇叭(今天叫电离子 驱动器),以及 静电喇叭。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
1. 扬声器的设计方法
我们做为扬声器的设计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有时也会感觉到,扬声器虽然只有不多的十几个零部件,但是其复杂繁难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是因为:通常遇到的元器件能量转换一般只有一次。例如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电灯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只是一种能量向另一种能量转换。而扬声器有所不同,它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成声能,这是在诸多换能器中不常见的。在一个扬声器中同时存在电学部分、力学部分、和声学部分。自然带来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扬声器的振动又是在三维空间,具有多个边界条件、多种材质、多种几何形状(聚脂振膜),因此振动分析极为复杂,一般的数学工具已不够用。
受话器也叫听筒、spk
受话器(也叫听筒、spk):一种在无声音泄漏(或按ITU标准的3.2型高/低泄漏环)条件下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广泛用于手机、电话机等设备中,实现音频(语音、音乐)重放。测量它是否正常的几个标准:A.测得内阻为30欧左右 B.6~10欧 C.110~150欧 D.用稳压电源1.5V~3V电源线的红线与黑线接触听筒的两端会发出杂音扬声器材质对声音的影响
声器基本上由驱动单元,分音器和声箱构成,这三部分的设计固然重要,所用的材料对音质也有密切关系,假如改变其中一部分材料其馀保留不bian,声音必然会有差别,这个差别可能非常明显,有些爱自己动手的发烧友试用不同的材料代替原来的用料,例如给分音器换上“补品级”电容或用发烧线替换原有的接线,有些能令音质改善,亦有些***了原来的声音平衡。
零件影响音质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事,你以为更换了补品零件会改善声音,有时却相反,原来的几种零件配搭音质或平衡反而更佳,这点可能是设计时已经过了仔细试验达成的零件配搭。发烧友可以自己作试验,但一经如此就会失掉代理商的保用服务,你把原来零件任意更改,出了问题当然由你自己负责。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