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规划的生态模式
1、时空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农业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生产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f司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例如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2、食物链型。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3、时空食物链综合型。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得以快速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效益高的模式类型。
农业规划的工作
农业建设涉及到多行业、多学科,需要多部门配合协作,因此在编制规划工作中,必须成立规划小组,加强***。一般由当地行政单位分管农业的***负责,由农、林、牧,;水、区划,环保、乡镇企业等部门,选配有一理论水平和定实践经验的专属技术人员组成规划小组,拟定规划工作计划,分工合作负责规划的全部编制工作。
基础调查与评价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如地理位置、各种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等;社会经济条件,如农业生产基础、产量产值、投入情况、文教科技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能源结构情况;已有的生态农业状况。
农业规划需要多方考虑
我国正在推行建设现代农业,我们需要提醒的是“现代农业”不等于是“豪华农业”,不是设备和设施的简单堆积,赔钱赚吆喝更不是现代农业应有的特征。因此,现代农业应该是一个“优化”的农业,应该是从生产经营机制到农业生产设施装备,以及农业从业者素质、信息化需求和综合效益等多方面的考虑,是一个综合优化的结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三严三实”重要思想指导下,规划更要坚持“谋事要实”。
农业规划***可持续发展
规划思路的提出是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规划的相关理论,找出规划发展的抓手。也就是根据发展需求和发展原则,明确提出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性主导产业,加强发展的原有优势产业。由于市场趋势变化或发展的需求,原有优势产业有时不一定成为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但是不要忘记需要保持发展一般性产业,通过提出促进发展的系列措施和***项目,通过系统的规划来实现发展的目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