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禁养区律师
“一亩地年收入20万”,近听到这么一个致富的故事,这是真的吗?抱着怀疑的态度,看到照片后才明白怎么回事↓↓
不就是块烂玉米地吗?种玉米每亩年收入2000元就不错了,20万?
仔细一看,原来不是种玉米,一排排玉米秸秆下面,密密的长着类似蘑菇的东西,竟然是……灵芝!
灵芝属于菌类的一种,养殖菌类就需要培养基,图中所用的培养基就是玉米秸秆。不过,灵芝养殖不同于一般菌类养殖,作为昂贵***的灵芝,仅仅靠玉米秸秆提供营养,显然是不够的。仔细想想,高收入下的种植技术,如果就像图中那样“简单易行”,那北方那么大面积的玉米,种植户岂不是可以把灵芝当菜吃了!
为此,我咨询了一位灵芝种植户,光聊技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想挣灵芝这份钱,这几点是标准
>温度
要想灵芝子实体发育的好,生长温度要控制在25~30℃之间。超过这个温度区间,灵芝轻则生长缓慢、品质差,重则。
>湿度
要保证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过低会导致子实体生长不良。
>光照难掌控
灵芝对光照极为敏感,在无光黑暗条件下,灵芝生长速度快,但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又不能缺少光照,所以光照的把控需要技术和长期经验的结合。
>酸碱度
适宜灵芝生长的培养基,酸碱度5~6为宜。***养殖户透露,他们通过轮作调整土壤酸碱度,同时还能均衡利用土壤养分、防、虫、草害。
>无
灵芝生长的全程无参加,从出芽开始,基本上全部是人工管理,喷水降温保湿、出剪修剪、人工拔草、通风管理,光照管理。
其实,高收入的致富项目不是对技术要求很高,就是宣传造成的高价。对于农民,追求的并不是一亩几十万的“一夜暴富”,一亩能增收2000块钱,估计做梦都会笑醒。
近期发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中说到:要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以玉米秸秆处理利用为***,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黑土地保护为目标,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研发,加快建立产业化利用机制,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在东北地区60个玉米主产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积极推广深翻还田、秸秆饲料无害防腐和零污染焚烧供热等技术,推动出台秸秆还田、收储运、加工利用等补贴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市场化运营机制,探索综合利用模式。力争到2020年,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基本杜绝露天焚烧现象。
在这60个地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这6亿的秸秆处理补贴,各个地方有多少?究竟哪些会有补贴?
具体补贴多少钱?
具体补贴项目是哪些?
具体项目由各地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自行确定,基本上包括:
秸秆农机补贴
农民或者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等)购买秸秆相关农机和设备,在***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市级或者县级***再额外补贴30%-50%。
秸秆三贮一化利用补助
农民或者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等)将秸秆进行青贮、半干青贮、微贮、氨化,可以享受补贴。
秸秆综合利用能源化补助
从事生物质燃油、乙醇、秸秆发等秸秆能源化生产的企业等,可以申报此类补助。
秸秆粉碎还田补助
推广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秸秆快速腐熟、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支持开展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还田作业。
收储中心建设补助
以乡镇、村、企业或经纪人为主体,建设秸秆收储站点等。
其他
秸秆多糖、秸秆淀粉、造纸、板材等,也都可以申报项目,获得补贴资金。
目前,南北方小麦收割已经进入尾声,我们已经知道今年小麦的收购价为1.18元,除了价格,农民朋友还关心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小麦种植补贴啥时候发放?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普及一下有关小麦补贴的相关知识。
小麦种植补贴属于粮食直接补贴的范围,简称“粮食直补”。是***财政按照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粮食主产地(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其余省份农户不享受直接补贴。
很多人可能认为,补贴不是谁种地就归谁吗?错!粮食补贴的对象是土地承包人,不是耕种人,也就是说,在没有明确指明的情况下,粮食补贴是归承包人所有,承包权在谁的手中,补贴就归谁所有。相反,如果在承包合同中写明补贴是归谁的,就会另当别论了。
由于粮食种植因各地气候不一,使得粮食补贴发放的时间也会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在华北平原一带,补贴发放时间在6月份左右,而南方由于种植时间较早,会在3至5月份开始发放。有些地区的农民由于迟迟看不到发放,心中比较焦急。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明确规定,会在晚7月份之前发放完毕。
粮食补贴的发放方式主要依靠打入一卡通或者进行现金***,具体的补贴金额根据不同的农作物而不同,例如小麦,有60元/亩的,也有125元/亩的,具体金额要根据当地所执行的标准和政策,地区不同,补贴金额也不同。
“我们家的孩子现在都4岁了,怎么还是不给分地呢?”在我们的留言中,经常会出现类似问题。其实农村有没有地的人有很多,原因的也是千奇百怪,但主要问题还是这两方面:
1分地的时间
次分田到农户是在1980年,第二次土地调整是在1990年,暂时还没有进行第三次调整,第三次的土地调整是定于2040年,
也就是说在1990年以后出生和外地迁口的,就不会分到土地,是因为没有份额。
注:有部分地方完成土地承包调整工作可能会延迟几年的时间,比如某地在1995至1996年基本上完成了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工作,那么1996年后的就没有土地份额了。
2的迁入迁出造成的影响
比如因嫁娶、求学、外出、等因素都会出现没有土地和宅基地的原因。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政策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承包期内,不因家庭成员中的某个人而收回该人口的承包地,也不因家庭新增成员而增加承包地,出嫁女在新居住地没有取得承包地的,原承包地保留。
3如何能得到土地?
如果你是农村,又没有土地,但符合这三个条件,你就可以去试试申请土地。
(1)集体经济***依法预留的机动地(就是说还有剩余为分配的土地)
(2)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土地(按照规定同意开垦)
(3)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土地(承包部分愿意自动放弃的土地)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可以通过流转,取得农业生产用地,就是说在他人愿意流转的情况下,可以承包别人家的地耕种。
上诉的条件也都是在村里还有土地、依法同意开垦、有人愿意自动交回或是从他人手里流转,这些方法也只能说试试,不一定能行的通,毕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没有谁愿意放弃,那就只能等第三次调整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