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蜡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异构烷烃和带有长侧链的环烷烃 ,其熔点高 、韧性好 、结晶细小 、致密 、粘度大 ,因此用微晶蜡作为橡胶防老剂时 ,其迁移到橡胶表面的速度较慢 ,形成的蜡膜韧性好 、致密 、附着性好且不易脱落 。但因微晶蜡迁移速度较慢 ,故形成蜡膜的时间较长 、蜡膜较薄 。
若石蜡与微晶蜡按一定比例混合 (即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按比例混合 ) ,结晶会形成无定形的 、致密的 、较厚的蜡膜 ,可有效防止臭氧的穿透 ,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护臭氧的目的。一般情况下 ,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的比例为 25 %~45 %。
影响橡胶防护蜡防护性能的主要因素
影响橡胶防护蜡防护性能的主要因素
橡胶防护蜡的防护性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橡胶防护蜡的碳原子数分布 、正异构烃比例 、使用温度 、交联度 、配合剂 、胶料种类 、载荷 、填料和软化剂等 。其中碳原子数分布和正异构烃比例是关键因素,对橡胶防护蜡的防护性能有决定性影响 。
橡胶防护蜡的碳原子数分布
碳原子数低的烷烃相对分子质量小 、熔点低 、支化度低 ,易从橡胶中迁移到橡胶表面 ,但温度升高后此低碳原子数烷烃会溶解于橡胶中 , 因此高温时过饱和度下降导致迁移速度减慢 ,甚至迁移速度为零 。
碳原子数高的烷烃分子量大 、熔点高 、支化度高 ,因此其迁移阻力较大 ,迁移速度较慢 。当碳原子数更高时 ,则迁移速度更慢 ,产生的蜡膜很薄 ,不能形成保护层 ,对橡胶几乎无保护作用 。
使用温度
橡胶的使用温度在 - 5~ 55 ℃时 ,臭氧对橡胶具有老化作用 ;当使用温度低于 - 5 ℃时 ,由于活化分子稀少 ,因此二者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即橡胶不会因臭氧的作用而产生老化现象 ;使用温度在 55 ℃以上时 ,臭氧会发生分解生成无害的氧气, 因而橡胶也不会因臭氧产生老化现象 。
在低温时 ,橡胶防护蜡的每一种组分的迁移率均降低 ,喷出的蜡膜是低碳原子数的烷烃 ,此晶状蜡膜多孔且松散 。由于迁移速度慢 ,蜡膜形成速度慢而薄 ,臭氧在蜡膜形成之前就开始侵蚀橡胶的表面 ,因此橡胶防护蜡低温抗臭氧防护较为困难 。
在较高温度时 ,由于低碳原子的烃类溶解于橡胶中 ,形成蜡膜的速度较慢且薄 ,因而也较难形成适当的防护膜 。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