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大数据时代的浪潮
首先,大数据不是什么完完全全的新生事物,Google的搜索服务就是一个典型的大数据运用,根据客户的需求,Google实时从海量的数字资产(或数字垃圾)中快速找出可能的,呈现给你,就是一个典型的大数据服务。只不过过去这样规模的数据量处理和有商业价值的应用太少,在IT行业没有形成成型的概念。现在随着数字化、网络宽带化、互联网应用于各行各业,累积的数据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企业、行业和***发现,可以利用类似的技术更好地服务客户、发现新商业机会、扩大新市场以及提升效率,才逐步形成大数据这个概念。
浏览器五大内核
(1) Trident
IE内核,是微软在 Mosaic代码的基础之上修改而来,其接口内核设计的相当成熟,国内很多的双核浏览器的其中一核便是 Trident,美其名曰 "兼容模式"。
Window10 发布后,IE 将其内置浏览器命名为 Edge,Edge 显著的特点就是新内核 EdgeHTML。
(2) Gecko
Mozilla FireFox(火狐浏览器)内核,其特点使代码完全公开,因此,其可开发程度很高,全世界的程序员都可以为其编写代码,增加功能。但打开速度慢,升级频繁。
(3) Webkit
Webkit 的鼻祖是 Safari,Safari 是苹果公司开发的浏览器,使用了KDE(Linux桌面系统)的 KHTML 作为浏览器的内核,可以说 Webkit 是 KHTML 的一个开源的分支,KHTML 拥有清晰的源码结构和极快的渲染速度。。
(4) Chromium / Blink
Chrome(谷歌浏览器)内核,Chromium 来自开源引擎 Webkit,却把 Webkit 的代码梳理得可读性提高很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Google 决定在 Webkit 代码的基础上研发更加快速和简约的渲染引擎,并逐步脱离 Webkit 的影响,创造出一个完全***的 Blink 引擎。
(5) Presto
Presto 是挪威产浏览器 Opera 的 "前任" 内核,新的 Opera 浏览器早已将之抛弃从而投入到了谷歌大本营。
Opera 的里程碑作品是 Opera7.0,使用了 Opera Software 自主开发的 Presto 渲染引擎,取代了旧版使用的 Elektra 排版引擎。该款引擎的特点是渲染速度优化达到了,但牺牲了网页的兼容性。
Presto 加入了动态功能,例如网页或其部分可随着 DOM 及 Script 语法的事件而重新排版。Presto 在推出后不断有更新版本推出,使不少错误得以修正,以及阅读 J***ascript 效能得以佳化,并成为当时速度快的引擎。
认识一些备案的相关术语
ICP备案:***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未取得许可或者未履行备案手续,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即所有对中国内地(大陆)提供服务的网站都必须***行ICP备案,才可开通网站服务。
ICP备案号:ICP备案号在备案成功后由通信***下发,通信***会给备案主体分配主体备案号,同时也会给此次备案的网站分配号。
备案服务号:备案服务号是用于在阿里云ICP代备案管理系统填写备案信息时,关联阿里云服务器的验证码。
申请备案服务号需购买满足阿里云备案要求的云服务器、建站市场产品或物联网带宽包。
接入商:提供托管网站的服务器并协助你办理备案。
主体:办理备案的个人或单位。
备案:主体和域名从未办理过备案,在开通网站访问前,需要通过阿里云ICP代备案管理系统完成备案。
接入备案:网站已通过其他服务商取得ICP备案号,现改为使用阿里云服务器来托管网站,则需要在阿里云接入备案。
新增网站:
情形一、原备案不在阿里云:主体已在其他服务商处备案成功,现购买了阿里云服务器且需要备案新的网站域名,需在阿里云进行新增备案。
情形二、原备案在阿里云:主体已在阿里云成功备案,现有新的网站托管到阿里云服务器上,需要在阿里云进行新增网站。
变更备案:网站已经在阿里云取得备案号,后续备案主体或网站信息发生变更,需及时在阿里云变更主体或变更网站,更新您的备案信息。
认领备案:2010年6月1日前在原万网备案平台已经备案成功,且之后未将备案接入其他服务商,也未将备案信息导入到您的阿里云账户中,则需要认领原万网备案。
取消接入:删除阿里云ICP代备案管理系统与信息的关联。取消接入后阿里云将不再是您的接入服务商,且域名无法指向阿里云中国内地(大陆)的服务器继续访问,但您在的备案号仍然存在。
注销备案:如果不再继续使用已备案成功的主体或网站,需注销其备案信息。
HTML5发展历史
网页超文本技术工作小组(WHATWG)于2004年开始制定新标准。当时,HTML 4.01自2000年以来从未更新[7],以及万维网联盟(W3C)正在将未来的发展***放在XHTML 2.0。2009年,W3C允许XHTML 2.0工作组章程结束过期并且决定不再续订[8]。W3C与WHATWG合作共同为发展HTML5而努力[8]。
2004年6月,Mozilla会和Opera软件公司在万维网联盟(W3C)所主办的研讨会上提出了一份立场文档[9],其***是开发与现有浏览器向后兼容的技术[10],包括Web Forms 2.0草案规范。研讨会以——8票赞成,14票反对——否决继续对HTML的开发工作[11]。这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在研讨会之后,立即成立了网页超文本技术工作小组(WHATWG),以根据该目标展开工作,并宣布第二个草案Web Applicati 1.0[12]。后来这两种规范合并形成HTML5[13]。2007年,获得W3C接纳,并成立了新的HTML工作团队。2008年1月22日,份公开工作草案发布[14]。
尽管HTML5已经在网络开发人员中非常出名,但它成为主流媒体的话题是在2010年的4月[15][16][17][18],当时苹果公司的CEO乔布斯发表一篇题为“对Flash的思考”的文章,指出随着HTML5的发展,观看视频或其它内容时,Adobe Flash将不再是必须的[19]。这引发了开发人员间的争论,包括HTML5虽然提供了加强的功能,但开发人员必须考虑到不同浏览器对标准不同部分的支持程度的不同,以及HTML5和Flash间的功能差异[20]。
2014年10月28日,W3C正式发布HTML 5.0推荐标准[21]。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