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轴承时要如何选择润滑油
对于润滑脂的选择也会因摩擦情况(负载、速度、温度)、工作状态(连续运行、间歇运行、振动和冲击等)以及工作环境(湿度、温度、空气污染程度等等)的不同而产生。但是,润滑脂的种类比较多,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润滑脂?
润滑油对轴承的运转和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里为您简单介绍选择润滑脂的一般原理,润滑脂是由基础油、增稠剂、添加剂等组成的,不同种类、相同类型、不同牌号的润滑脂性能差异较大,允许的旋转极限不同,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润滑脂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基础油,一般低粘度的基础油适用于低温、高速、高粘度的润滑脂适用于高温、高负荷。粘度对润滑性能也有影响,而增稠剂的耐水性则决定润滑脂的耐水性。不同品牌的润滑脂原则上是不能混和的,而且,即使是同一种增稠剂的润滑脂,也会由于不同的添加剂互相造成不良影响。
关于轴承的温度调节跟振动技术你知道多少?
关于轴承的温度调节跟振动技术你知道多少?
轴承在运行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振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轴承振动会对轴承的损伤很敏感,例如剥落、压痕、锈蚀、裂纹、磨损等,这些都会在轴承振动测量中反映出来。一般我们可以采用特殊的轴承振动测量器就能够测量出振动的大小
我们主要是利用所测得的频率大小以此来推断出轴承的具体情况。测得的数值会因为轴承的使用条件或传感器安装位置等而不同。因此,需要事先对每台机器的测量值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判断标准。同时在轴承运行过程中,其的温度也是一个较为重要是参数。
轴承的温度通常会随着它的运转开始慢慢升高,1~2小时后会达到稳定状态。而轴承的正常温度则会随着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如果润滑、安装部合适,则轴承温都会急骤上升,会出现异常高温,这时必须停止运转,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也就是说,在轴承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的关注其工作温度的变化情况。使用热感器可以随时监测轴承的工作时的温度,并实现温度超过规定值时自动报警或停止防止燃轴事故发生。一般采用高温经常表示轴承已处于异常情况。
事实上,为了确保轴承的运行,对其工作温度进行连续性的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量测轴承本身或其它重要的零件。如果是在运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何的温度改变可表示已发生故障。
轴承和轴承座壳体孔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对于内外圈可分离的轴承,不要更换外圈,以免出错影响接触质量。
2.对于调心球和调心滚子轴承,轴承中的滚动体不得随意取出和混合,以免安装位置混乱影响精度。
3.安装轴承时,为了方便检查轴承代码,避免安装错误,轴承套圈的打字面应朝外放置和安装。
4.轴承和轴承座壳体孔的加热对于过盈量较大的中、大型轴承,为便于安装,必须在安装前进行加热;对于紧密配合的轻金属轴承座壳体孔(如铝轴承座),由于硬度较低,为防止轴承外圈压入时,轴承座壳体孔的表面被划伤、拉毛,也应加热安装。
滚动轴承故障频率的四个阶段
滚动轴承故障频率的四个阶段:
阶段,即轴承开始出现故障的萌芽阶段,这时温度正常,噪声正常,振动速度总量及频谱正常,但尖峰能量总量及频谱有所征兆,反映轴承故障的初始阶段。这时真正的轴承故障频率出现在超声段大约20-60khz范围。
第二阶段,温度正常,噪声略增大,振动速度总量略增大,振动频谱变化不明显,但尖峰能量有大的增加,频谱也更加突出。这时的轴承故障频率出现在大约500hz-2khz范围。
第三阶段,温度略升高,可听到噪声,振动速度总量有大的增加,且振动速度频谱上清晰可见轴承故障频率及其谐波和边带,另振动速度频谱上噪声地平明显升高,尖峰能量总量相比第二阶段变得更大、频谱也更加突出。这时的轴承故障频率出现在大约0-1khz范围。建议于第三阶段后期予以更换轴承,那么此时应该已经出现肉眼可以看到的磨损等滚动轴承故障特征。
第四阶段,温度明显升高,噪声强度明显改变,振动速度总量和振动位移总量明显增大,振动速度频谱上轴承故障频率开始消失,被更大的随机的宽带高频噪声地平取代;尖峰能量总量迅速增大,并可能出现一些不稳定的变化。能让轴承在故障发展的第四阶段中运转,否则将可能发生灾难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