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孩子反叛期教育方法来电咨询「多图」
作者:华企立方2022/7/16 3:36:26

反叛期青春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存在,反叛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反叛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我向老师咨询了孩子成绩下滑的问题,老师分析跟我说:孩子进入反叛期之后,***心、自尊心的强烈,所以说教、唠叨、打骂他会觉得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孩子就在用不听、不学、离家出走等方式反抗。其实,孩子能否接受家长的教育,关键取决于孩子在内心如何看待家长,如果孩子根本就厌烦,根本就不想接受家长的引导,这种情况下越努力教育就越没用!

学习了老师的方法,孩子大有改变。

在学习了老师的方法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我的孩子不仅愿意跟我交流了,老师还说他上课的时候比以前认真很多了,考试成绩也进步了,错误也很少。在家时主动自习,还帮我做了家务,太懂事了。




误区

家长应辩证看待孩子的青春反叛期,该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侍机张扬;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但在现实的教育中,一些家长却很容易陷入教育两极分化的误区。

误区一:打击。

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反叛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渐渐地,孩子表面上***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从而可能误入歧途,甚至跌进的深渊。 

误区二:放任自流。

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不见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环境——教育的土壤

1.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

2.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

3.不良文娱节目的影响

4.不良文化制品的影响

赏识——坏孩子变好的法宝

1.没有天生的坏孩子

2.学会鼓励孩子

3.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4.学会赞美孩子

5.发掘孩子的优点

6.相信孩子

给家长的建议

1.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2.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

3.为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4.尊重孩子

5.指导孩子正确上网

6.消除“代沟”。祝你好运~!!!祝孩子健康快乐~!!!祝你一家幸福安乐~!!!




商户名称:潍坊华企立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