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养殖注意事项
蝌蚪养殖注意事项:
1. 林蛙蝌蚪喜欢阳光,温暖的环境,哪里水温高就去哪里,但是如果水温过高,超过25度,就会加速变成小蛙,导致蝌蚪个体长的小,而不利于幼蛙的成活率。温度过低,没有阳光蝌蚪长的会很慢,个体也小,上岸晚。
2. 小蝌蚪苗生长周期比较短,从卵团孵化出来到小蛙只有40天左右,所以蝌蚪的新陈代谢特别迅速,排泄物也就自然多,所以生长的水环境特别容易浑浊,如果浑浊超过3天,天气炎热,就会诱发肠道发炎,气泡病,红腿病等。得病再治,一是不一定治好,二是影响生长,即使存活下来也是个体偏小,所以蝌蚪养殖一定要活水,保证排泄物及时排出。
3. 蝌蚪养殖池里有很多蝌蚪天敌,鸟,夹板虫,水鳖,小白鱼等,很多东西都能吃蝌蚪,这些都要预防好,不然蝌蚪养到后期一个都没有了。
4. 所以蝌蚪养殖塘秋季用生石灰消毒一次。蝌蚪玉米粒大小的时候再驱虫一次。流动水面越大越好,水深平均1.5米左右,温差变化小。这样养出的蝌蚪健康个体大,小蛙也大,东北当年秋天可以达到5克,第二年可以达到30克以上。
蝌蚪如何喂食
一天投放两次,第二天没有剩料为宜。保持水体清澈。
投食方法 :
将制作好的饲料或者商品料均匀地投放于饲养池中,如果采用越冬池兼作饲养池,可将饲料较均匀地投放于池周边浅水区域,便于蝌蚪进食,也利于肉眼观察,利于食量控制。
饲喂期限
当蝌蚪长后腿会自然减少进食,可适当酌情减少投食比例,当蝌蚪完全变成小蛙将停止进食,此时应停止喂食,整个蝌蚪期约需投食4-6周左右每个地区温度高低略有差异。
?蝌蚪病虫害防治
蝌蚪养殖的前一年或当年早春卵团投放之前,要用生石灰或生态环保型的***、杀菌药对孵化池进行一次完整的杀虫卵,灭菌,然后放入新水清洗孵化池,活菌微生物制剂投放、改良水质。约一周后再放入蛙卵进行孵化,水深20-40公分为宜,蝌蚪都孵化出来以后再加大水量(水深用孵化盘在水面20-40公分孵化也可以,因地制宜),孵化期间不用流水,不用换水。当蛙卵孵化结束,即卵胶膜被蝌蚪吃完时,就应向池内投放活菌微生物制剂,******菌繁殖。 当蝌蚪出现长白毛、烂尾、昏迷、打转、漂浮于水面、消瘦、肿胀、充水、出血等现象,这都是蝌蚪排泄物导致水体浑浊,没有排出造成的,养殖蝌蚪一定要保持水质干净。蝌蚪池内有龙虱、夹板虫、仰泳蝽、水螳螂等害虫时应及时使用安全、无公害、无残留的杀虫药进行杀灭。
总结:
在整个林蛙养殖过程中,蝌蚪的养殖是非常关键的,决定了林蛙的产出周期和大小,在这一阶段***的预防,生长的速度,变成小蛙后的单体重,健康状况至关重要。重视水体调节,水面大小,水池深度,饵料投喂。水质对蝌蚪***的防治和饲料利用率的提高非常重要。本养殖基地随时欢迎养蛙同仁免费参观交流!
蝌蚪苗变成小蛙上岸后如何管理
林蛙蝌蚪在水里进食,用腮呼吸,在水中如果食物充足,蝌蚪长的就大,尾巴长,变成小蛙后个体也大,水中饵料充足,蝌蚪就会延迟变小蛙的时间,上岸偏晚一些,这样是利于林蛙生长和成活的。如果个体偏小,上岸早,成活率会降低。刚上岸的小蛙苗需要及时得到饵料进食,如果开口食吃不到,就会被饿死。人工圈养的小蛙开口食一般喂0.8-1.0厘米的黄粉虫,小蛙苗吃虫吃的越多,长的就越快,后期黄粉虫的大小可以根据蛙的大小来调整,有些养殖户嫌小黄粉虫贵,就不舍得喂,越不舍得喂,小蛙越不爱长,越不爱长,就得一直喂小虫,成本高,成活率也低,蛙长的也慢,饿性循环了,所以一定要舍得投喂黄粉虫才行。
上岸后的小蛙苗养殖场地要3-4天用EM菌喷洒一次,主要是分解粪便吸收***菌。7-8天用碘制剂消毒一次,保证小蛙苗不生病。更多林蛙养殖技术问题,可以咨询金池林蛙养殖合作社。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