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形类机床本身的加工精度区别也很大。为什么钣金加工企业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话语权和行业地位低,这与钣金行业没有行规和标准有很大关系,长此以往,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很不利。所以急需制定钣金加工的行业标准,它包括定价、工艺成本标准、质量检查标准、环保标准、外观检验标准和服务等内容。而这些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和调研,这些工作应该由行业协会主持和推进。
首先,美国企业采用的是闭环控制自动化生产。企业都有其工装模具维护车间,模具上安装或内嵌有各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无形中就是一道安全的保护屏障。
其次,美国其压力机上都安装有安全光栅,当工人距离压力机过近时,压力机会自动停机,自动切断“***源”。
同时,美方企业自带“”,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原材料供应商所供应的材料都带有条形码。入库时通过扫描,原材料的各种信息都会自动进入生产数据库,伴随着原材料进入加工过程,各个加工环节的电脑主机会自动将加工信息输入到数据库,这些信息将一直被附带到终产品上。
因此在焊接零部件的前工段加工时必须加强尺寸公差的管控,包括剪板、普冲、数冲、激光、折弯、压铆等各工位,做到批量产品结构尺寸的一致性比较稳定。当出现其他异常时要调整加工工艺来确保尺寸的稳定性。设计合理的焊接工装夹具机器人与员工相比的优点在于:员工的工作质量会受疲劳、情绪、专注度等影响,机器人只会按拟定的程序自始至终地执行。因此尽可能满足机器人大程度地处于有效工作状态,充分利用好工作时间来提高工作效率。下面的图3就是效率提升的结果。

根据上述情况,对单个焊接组件的装夹、拆换及机器人焊接工时分别进行统计,再重新设计两套一次性装夹多个焊接组件的夹具(图4),让焊接的时间与辅助工装夹、取件的时间进行平衡,这样就成倍地提升了焊接机器人与操作工的工作效率。焊接程序中拟定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起弧及收弧时间、焊接速度等参数,是为了满足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的焊缝焊接质量;通过调整焊接顺序、优化行走迹径来提升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焊接程序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生产效率的高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