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差距:显著在制造技术、工艺设备上先看日本模式,日本钣金件生产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产品精度高,管理人性化、系统化、基本上都有模具开发、设计和加工能力,其加工设备性能一直处于地位,图1所示为日本工厂加工车间:与此相比,我国钣金件制造企业总体情况规模较小,制造设备落后,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难以实现批量生产、按时供货。各项企业指标水平相差较远,有待提高。

直接在整个板材上进行排料,将18个零件整齐排列开来,利用冲床的长方模具将各个零件单独切断分开,但是主要为了预防零件的脱落,还要将微连接预留出来,使板材保持一个整体的状态。完成一次的装夹之后,零件之间有长方模具的存在,要充分考虑到模具的尺寸也就是零件间隙为5mm,材料的利用率在94%以下。此种加工工艺需要使用7种模具,比种工艺多使用了一套长方模具。在零件连接切断的加工过程中冲压长方模具360次,使得1件的加工冲压要达到2034次才能完成,整个过程需要12分钟的耗时。此种加工工艺方法相对来说零件精度较低,在迂回加工的过程中容易使机床的上下转盘之间有卷料的故障发生,加工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零件的切断加工中好以低俗的状态进行。另外因为零件中存在微连接,加工完成后需要后期的对连接处进行毛刺的打磨处理。

产生压伤的原因主要是物料表面存在杂物,或者在刀具或者刀盘转塔中有杂物存在,也可能是程序的设置不合理,刀具间隙过大等原因。对此,可用或者碎布对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坚持***或转塔中是否有杂物存在并进行清理。下模的间隙要根据板材厚度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于研磨过的刀具要进行退磁处理。产生划伤主要是因为物料上有划伤,或者工人在装卸料的时候摆放过程中有划伤,也可能是因为模具上有划伤引起的。对此,对于来料有严重划伤的不予采用,在装卸聊的过程中,好有两名工人将物料垂直抬起或者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