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消防池价格承诺守信「在线咨询」
作者:秦旭环保2022/6/3 18:24:45

电缆井的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1.设计图纸和施工安装规范,电缆沟或电缆井的功率宽度,不得小于相关规范的要求。

2.开挖应严格按照开挖断面和水平进行。沟身应连续开挖,不得超挖。超挖时,采用细砂或石粉回填夯实至设计深度。开挖后,应将基底土整平压实。

3.浇捣混凝土垫层时,先绑扎钢筋,再捣实混凝土。

4.电缆沟、电缆井在砌筑前应复测,确认无误后按设计要求砌筑。

5.盖梁浇筑时,模板应支撑牢固、平整、支撑合理、稳定、便于拆卸。

6.抹灰前应检查埋件安装位置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

7.铺设盖板时,应调整构件位置,并与墙体连接牢固。8.土方开挖完毕后,根据现场坚实的土质情况,对沟底进行压实平整。

9.混凝土板基础在浇筑过程中应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直线振动,并在浇筑后保持。

10.底层先砌砖,按设计要求用砖包底电缆,再砌第二层等,分层施工。

11.铺设管道时,必须保证管道平直。管道接头处应设管枕,接头应无错位。

12.电缆沟、电缆井内无积水,沟、井盖板齐全,预埋管道畅通。

13.电缆支架齐全牢固,接地可靠。金属电缆支架全长接地良好。14.电缆保护盖板采用50mm厚、1000mm长的钢筋,所用等级不低于100×混凝土。




消防水池的总蓄水有效容积大于500m3时,宜设两格能***使用的消防水池;当大于1000m3时,应设置能***使用的两座消防水池。每格(或座)消防水池应设置***的出水管,并应设置满足较低有效水位的连通管。

注:注意区分设置两格和两座消防水池的区别,同时对比记忆高位消防水吃的规定要求:高层民用建筑高压消防水给水系统的高位消防水池总有效容积大于200m3时,宜设置蓄水有效容积相等且可***使用的两格;当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应设置***的两座。




消防水池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消防水池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地埋式一体化消防水池是人工建造的供固定或移动消防水泵吸水的储水设施,在一般水池的基础上增加了抗振、抗冲击的强度,克服了手糊制品强度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耐压强度和使用寿命;在外型设计上,板块中部呈凹陷弧度,提高了水池的承压能力。

  地埋式一体化消防水池的主要优势是不占空间,由一个大地埋水箱、消防泵、消防控制柜、水箱和水泵之间的管路、水泵和控制柜之间的电线组成。它采用低频控制技术实现增压供水,与传统的通过调理阀门来实现消防增压供水的方式相比,节能效果更加明显。

地埋式一体化消防水池与传统设备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投入省,安装方便,便于集中管理。

2、采用微机控制,全自动运行,管理简单,使用方便。

3、保护功能完备:超压保护、欠压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失速防止等,能够通过面板操作实现用户所需的各种功能。

4、按所需压力,根据用水量的变化来调泵的转速,使设备恒压供水,达到节能的目的。

5、对多台电机泵均能实现软启动,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时间。

6、根据流量的变化自动完成对多台水泵进行循环软启动运行、停止的全部过程。

7、带有小型气压水罐装置,由远传压力表发馈到控制器,从而使设备在小流量或0流量时可以停机,进一步降低能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8、工作泵与备用泵具有周期性运转,自动巡检和手动巡检功能。




消防水池的设置要求

消防水池设置要求

预制化粪池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外消防用水量的总要求。

(1)当市政管网能保证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时,V=V室内(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

(2)当市政管网不能保证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时,V=V室内+V室外不足(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

(3)消防水池补水时间宜≤48h,但当消防水池有效总容积>2000m3时,应≤96h。消防水池进水管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且应≥DN100。

(4)消防水池的总蓄水有效容积>500m3时,宜设两格能***使用的消防水池;当>1000m3时,应设置能***使用的两座消防水池。每格(或座)消防水池应设置***的出水管,并应设置满足******有效水位的连通管,且其管径应能满足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要求。

(5)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共用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

(6)消防水池的出水、排水和水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消防水池的出水管应保证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能被全部利用。

消防水池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应在消防控制或值班室等地点设置显示消防水池水位的装置,同时应有******和******报警水位。

消防水池应设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用间接排水。

(7)储存室外消防用水或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

应设取水口(井),且吸水高度≤6m;

取水口(井)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宜≥15m;

取水口(井)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距离宜≥40m;

取水口(井)与储罐的距离宜≥60m,当采取防止辐射热的保护措施时可为40m。






商户名称:芜湖秦旭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