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工作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工作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设计者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多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同时还要按照客户的实际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产品足够的安全和可靠,从而也就达到了优化设计的效果,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换热器自身的设计和生产水平对系统自身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水平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如果管程水压实验压力比壳程水压实验压力的时候,工作人员依然按照常规的方式对壳程压力进行筛选,但是去不进行氨渗漏试验,这也是设计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极度错误的做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就需要对其予以严格的控制,为了能够更好的管和管板之间的紧密型进行检查,我们通常可以选择以下方法进行操作,如果壳程水试验压力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时,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压力的数值能够达到其正常运行的标准和要求,这种方法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非常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对壳自身所能承受的压力强度进行严格的计算,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其功能得以充分的体现。
如果管壳式换热器所采用的换热管所选择的材质是不锈钢管,管板的钢材没有选择不锈钢管的时候,为了保证其质量和水平,好是在管板设置的过程中采用复合板的材质或者是在管板或者是莞城的一侧位置开展不锈钢的焊接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异型钢焊接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
在管壳式换热器设计的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将大无支撑跨距错误的当成了换热器受压室温当量的长度,还有一些设计人员根本就不按照2005年颁布标准当中的要求去取值,主要是对受压失稳当量长度予以选择,这也成为了设计中偷换概念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容积式换热器,它主要由器体、蒸汽盘管组件,蒸汽进出口、冷热水进出口等组成,为防止器体内表面腐蚀,在表面上喷涂有一层防腐合金层,并在合金层上刷制有油漆层,另取消原有管箱,蒸汽盘管通过法兰直接外接,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换热效果好,节能等特点。容积式换热器热媒温降大。汽水换热时,凝结水出水温度约50℃,回水管上下需设疏水器,给使用维修带来方便,水-水换热时,热温降为同型换热器的2~2.5倍,120~150℃的高温热水换热后可降至70~75℃。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容积式换热器选型方法。
通过计算完成选型,计算出换热面积完成选型,生产中用途简单也可以根据经验选定规格型号,大多需经过详细的计算完成选型。
容积式换热器的选型应该首先考虑小时用水量,其次要考虑缓冲容积防止热水忽冷忽热,一般缓冲容积是小时用水量的1/4或者是按照10~15分钟的缓冲水量。
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比较有哪些不同
1. ***
由于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和传热效率,使得其用材较多,故价格较高。而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传热效率决定其用材很少,价格较管壳式换热器低得多。若冷却水质是海水和有海水倒灌的江河水,材料需采用耐海水腐蚀的材料,如钛材。
2. 安装
管壳式换热器的自身重量一般是板式换热器的5倍左右,故在运输和安装时,需采用较大的运输设备和安装设备来运输和安装。另外由于自身的重量较大,故其基础设施也较庞大,无论从费用和时间都是比较大的。
由于板式换热器重量只有管壳式换热器的20 ,故无论是运输还是安装都是相当容易的。基本上无需做设备基础。因此,安装费用和时间可大大地节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