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的特点:NTU大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NTU大
NTU表示相对于流体热容流量,换热器传热能力的大小。例如对于已定的传热系数K和热容量 GCp值,NTU的大小就意味着换热器尺寸的大小,即传热面积的大小。管壳式换热器的NTU约为0.2~0.3(平均0.25)。(BRS)板式换热器的NTU约为1.0~3.0(平均2.0)。如在进行一次水14~9℃,二次水13~7℃,一次水流量60m3/h,二次水流量50m3/h换热时,NTU=(14-9)/1.5=3.33。若采用对称型(BRS)板式换热器3.33/2.0 = 1.66≈2流程,A=95m2;而采用管壳式换热器,则3.33/0.25=13.32≈14流程,A=320m2。
耐温承压能力强
设计工作压力可达8MPa,设计工作温度达1000℃。
大型化 单板面积达18m2,单台达10000m2。
小型化 单板面积比A4还小。
占地面积小
从⑶分析可知,由于板式换热器NTU 大,故在换热量相同时,所需的换热器的尺寸也小。除此之外,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换热器的2~5倍,也不需管壳式换热器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地,故板式换热器的占地面积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原理可拆卸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原理
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薄板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垫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压紧螺旋重叠压紧而成,板片和垫片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同时又合理地将冷热流体分开,使其分别在每块板片两侧的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板式换热器内漏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关于板式换热器内漏是指换热设备内的两种介质因为某种原因形成高压侧介质向低压侧渗漏。这种渗漏现象一般不易及时发现。引起这种渗漏的首要原因是板片穿孔、裂纹和被腐蚀。发现这种渗漏的办法是要常常对低压侧的介质进行化验,从其组分的改变中加以判别。
板式换热器内漏是换热器内部因为一些原因使高压位介质向低压位渗漏的现象。若不能及时查看出内漏,将会引起板片穿孔、裂纹和腐蚀。发现这种渗漏的办法是要常常对低压侧的介质进行化验,从其组分的改变中加以判别。
板式换热器内漏的停机查看办法是:拆开板式换热器,铲除板片表面上的尘垢,擦干后将换热器从头拼装起来。在一侧进行压力为0.2~0.3Mpa的水压实验。待另一侧流出水后即中止实验,翻开换热器,仔细观察板片的未试压侧。
其间湿的板片即为有孔或裂纹的板片。在现场也可用透光、上色查看办法,查出废板片。凡查看出来的废板片和垫片都要进行替换,从头拼装后运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