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北斗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和授时能力,***精度为分米、厘米级别,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北斗导航系统标志由正圆形、写意的太极阴阳鱼、北斗星、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等要素组成。圆形构型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满”,深蓝色的太空和浅蓝色的地球代表航天事业。 太极阴阳鱼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
北斗星是自远古时起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中国古***明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又象征着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导航、授时服务的行业特点,同时还寓意着中国自主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代表了北斗导航系统开放兼容、服务***;空间段实现***组网。当前,北斗一号系统已退役;北斗二号系统15颗连续稳定运行;北斗三号系统正式组网前,发射了5颗北斗三号试验,开展在轨试验验证,研制了更的星载铷原子钟(天稳定度达到10-14量级)和氢原子钟(天稳定度达到10-15量级),进一步提高了性能与寿命;北斗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和授时能力,***精度为分米、厘米级别,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和中圆地球轨道组成。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间链路运行管理设施。用户段包括北斗及兼容其他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设备、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空间段实现***组网。当前,北斗一号系统已退役;北斗二号系统15颗连续稳定运行;北斗三号系统正式组网前,发射了5颗北斗三号试验,开展在轨试验验证,研制了更的星载铷原子钟(天稳定度达到10-14量级)和氢原子钟(天稳定度达到10-15量级),进一步提高了性能与寿命;建设北斗三号系统。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提供服务;计划2020年年底前,完成30颗发射组网,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建设北斗三号系统。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提供服务;计划2020年年底前,完成30颗发射组网,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导航系统相比高轨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
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
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和中圆地球轨道组成。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间链路运行管理设施。用户段包括北斗及兼容其他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设备、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