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父母都喜欢发号施令,认为自己所说所做都是无比正确的。事实上,父母也有认知错误和误解孩子的时候。即使父母的意见正确,还要让孩子愿意接受。因此,父母要学会放下架子,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关爱。如果孩子愿意说出来,那就太好了,可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出来,也不要强求,给他一段消化时间,当孩子看到父母的理解和包容,就会慢慢敞开心扉,那时再解决也不迟。
用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把孩子,从手机中“解放”出来
与其想方设法禁止孩子玩手机,担心孩子沉迷网络,不如想想有什么全家可以参与的活动。比如带着孩子们去亲近大自然,爬山、徒步、露营,领略壮美的祖国山河;或者带着孩子走进社会,做公益活动,让孩子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
守住底线 管控手机
如果已经给孩子买了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学期开始时,要提出由父母保管,孩子需要使用时,可以借父母的手机。家庭制定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后,家长和孩子可以互相监督,都要遵照执行。当父母违反规则时,也要接受惩罚,以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由于身心在发育过程中,承受能力比较差。强大的学习压力,理想生活的过度追求,人际交往的困惑,很容易使他们患上顾虑症。患有顾虑症的青少年会表现为:情绪不稳、烦躁不安、脾气暴躁。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下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也影响了人际交往和正常生活。
紧张的学习压力或不适当的学习方法,使青少年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使青少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一学习就烦恼,而对学习以外的东西兴趣浓浓,由于厌学从而导致逃学、给家长撒谎、跟老师不亲近、怕说学习的事情、跟人疏远。
青少年时期爱面子,爱虚荣,各方面总想比别人好,从日常的衣着打扮到节假日消费无一例外地成了青少年攀比的对象。身着校服的孩子们会在一起比谁的书包好、谁的学习用具漂亮、谁花钱多。自己的一切都要在同学面前炫耀一番,总是害怕在同学面前丢面子,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常常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不计后果。青少年渴望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尤其内向性格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自尊心又极强,很容易在集体中感到压抑感和孤独感,被这种心理阴影笼罩而不能自拔。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