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到孩子做得不尽如人意,父母往往会禁不住数落几句。如此一来,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让他们对父母产生敌意,再交流也变得困难了。记得我在看到女儿成绩一次出现下降时,就不问青红皂白先埋怨起她学习不认真。结果,本来成绩不好心里还有些难过,被我一唠叨,反倒减轻了她的悔意,专心和我对抗起来。如此循环了几圈之后,就变成了文章开头的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作为青春期的孩子,***意识正在慢慢形成,他们更希望得到父母的承认和赞美。
人们常说,家是避风港,有了孩子的家更是一个需要用心经营和呵护的温暖港湾。但如果处理不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家却可能变成一个时刻酝酿暴风骤雨的漩涡。我在之前确实走过很多弯路,但因为意识到问题之后就一直在改进,因此,我收获了满满的母女情,我非常享受这种温馨和谐的时光,也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很多正遇到类似问题的父母走出轮番发脾气的怪圈,收获与孩子之间更多的爱与感动!
大大方方和扭扭捏捏是一个人的两种姿态,本来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个很大方的孩子,但是却忽然变得扭捏起来,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时候和家长说话却欲言又止,或闪烁其词。有的孩子回家的时候,还会站在门口停一会,然后快速地躲进自己的房间,或关紧房门。“不想让家长知道”,这是他们的一贯想法,这说明孩子准备和你疏远了。英国19世纪有名史学家、文坛怪杰托马斯·卡莱尔说 :“我们的行动是能够反映出我们精神面貌的镜子。”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你再看看你自己!”我相信从小到大,大多数中国孩子苦恼的就是父母“为你好”,痛恨的就是父母眼里、口里和心里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只可惜,激励孩子的方式千万种,“作比较”却是不明智的教育方式。其实孩子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与其比较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不如比较两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教育方式和文化素质。孩子本身,反倒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下无辜的承受者。
其实,青春期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别人家孩子”带来的打击。面对学习和生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喜好和特长,作为父母应该学会去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不是孩子“一露头就打”,“一冒尖就掐”。表面上,经受“打击教育”的孩子恭顺谦卑,实际上,心中已是千疮百孔、痛苦不堪。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