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居砖雕是流传于山西境内的汉族传统砖雕技艺。山西民居砖雕,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山西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山西民居砖雕广泛应用于砖瓦建筑中,主要存在形式有:脊领、影壁、花墙、墀头、门楼等。砖雕是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艺术,尤其以民间建筑为花样繁多,是古代汉族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另外,还有采用“组图”形式把许多情节连贯、生动形象的图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有“四逸图”、“二十四孝图”等组图,也有的雕刻其它文学故事、戏曲故事、民俗风情、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等。这些砖雕造型优美、技高艺精,千姿百态,主要用于门楼、照壁、女墙、墀头、烟囱,以及房顶的各种脊兽、脊雕,虽历经沧桑仍传承至今,通过传统工艺把丰富的社会、历史、人文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墀头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分为三个部分,下面的叫下碱,中间的为上身,上面的部分叫盘头。下碱为山墙的基座,一般多用质量上好的细砖砌造,讲究的房屋在下碱的正面用角石,在角石面上雕刻花纹图案。上身部分全部用砖砌造。按照清式作法,盘头部分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用砖层层外挑,一层压一层,逐层挑出山墙之外;上段为一块斜置的砖板,下端立于挑出的砖上,上端搭在屋檐下的连檐木上,称戗檐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