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烫操作的基本要求
1、识料准确,标准清楚 识料准确是对熨烫对象(面料)的性质而言。面料属于什么种类的纤维,织物结构如何,要心中有数。再以此为基础,合理选择熨烫的温度、时间。
标准清楚是对所要熨烫的服装,需要整烫成何种形状造型、从什么部位人手操作,有明确的概念。
2.***恰当,运行合理 ***恰当是要求运用推、归、拔熨烫工艺塑型的服装部位准确,推、归、拔三位一体,有机地结合。
运行合理是指熨斗在面料上运行的线路合理,不重复,不遗漏,既提高工作效率又降低劳动强度,使各部位塑造出的形状符合***要求。
3.服装表里如一,无缺陷 面料和里衬要平服无皱,平直,挺括饱满,对称美观,无“极光”和污渍,面料无损伤。
冷却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合模冷却,也就是当上下模头仍合在一起时冷却,此方式所需的时间较长,定形效果好;
另一种是开模冷却,即将上模开启冷却,效果比上一种稍差,但时间较短。
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步:将服装放在下模头上;
第二步:降下烫台头部,使用蒸汽喷射;
第三步:抬起烫台头部,使取形服装以便它平整光滑;
第四步:合拢烫台头部,再一次使蒸汽喷射;
第五步:抬起烫台头部,使用真空吸湿去除湿气和热量。
从第二步到第四步常常结合使用。
温度:是利用熨斗的温度促使织物纤维内部结构排列发生剧烈变化,并通过控制温度 的高低来控制纤维分子运动的程度(膨胀或收缩),从而达到熨烫的需要,但是熨烫所用的温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各种面料纤维不同,需要的温度也不同,温度过低,不能使纤维分子产生运动,达不到熨烫的目的,相反,温度过高,会使纤维发黄,甚至碳化分解,也会使合成纤维收缩,熔蚀,因此掌握适宜的温度,对于熨烫衣服至关重要。
水分:是指衣物本身所携带的水分和熨烫时所添加的水分(喷水、蒸汽),纤维中所含的水分也是促使纤维发生变形的一个重要因素,湿度适当,织物定型快,会加快熨烫的速度,湿度小,织物不易定型,而湿度过大,
一是水分不易烫干,会出现反潮(即烫平后过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状态)
二是会对容易缩水的织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压力:熨烫中的压力,是指熨斗自身的重量加上操作熨斗时的压力(胳膊上的力量),对衣服所起的机械性压迫作用,对于不同的纤维,必须根据情况采用适当的压力。
抽湿冷却:利用烫台的吸风,吸走衣物上的水分和温度,使衣物迅速冷却定型,达到熨烫的目的。
烫台设备:
1) 蒸汽发生器:全密闭自动上水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好使用软水,国产的蒸汽发生器需要手动上水,可以产生4Kg蒸汽压力;
2)熨斗:蒸汽、电加热两用熨斗,在使用过可以任意选择熨斗的温度或蒸汽的大小。温度调节:熨斗底板的直接温度,给熨斗加热有两个途径,电加热蒸汽加热,在熨斗上有一个调节旋钮,是以面料所承受的温度不同来进行调节,由低至高分别是:化纤-丝-毛-棉-麻;
3)台板:有两个烫板,一个是熨烫衣物的主烫板,另一个是熨烫衣物袖子或一些比较难烫的部位,由玻璃钢制造,上面有一些通风口,在烫台的侧面有一个板把控制吸、鼓风在两个烫台上的转换;
4)冷却:由烫台下面的踢板控制风机上的风道,使烫台在操作可产生吸风和鼓风的效果。(挡吸风,第二档鼓风)烫台的操作(开关机程序)开进水阀门和压缩空气阀门。
接通总电源开关,水泵开始向蒸汽发生器供水;当水位达到工作水位时,水泵自动停止供水,加热元件开始工作,同时电气箱上加热指示灯亮必要时打开电熨斗加热开关、照明开关约15-20分钟后,压力表读数达到4-5bar.此时可以开始工作。
5)关机:关闭电熨斗加热开关、照明开关、总电源开关; 关闭进水阀门、压缩空气阀门;在蒸汽发生器热状态下(压力表读数达到1bar时),缓慢打开排水阀门,将蒸汽发生器内的水排空。在蒸汽排放结束之后,压力表读数达到0时,应关闭排水阀。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