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一位学者就提出,蚯蚓之所以雨天爬到地面上,应该与水的过量渗入会导致蚯蚓被淹死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个说法随即就被了,因为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说明,我们将一条蚯蚓放入水中,它并不会淹死,而随着下雨的停止和雨水的继续向下渗透,它们很快就不会处于水的环境中。之后,另一位科学家根据这个理论,继续研究发现,下雨时,土壤中的溶氧量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增加(雨水在地表形成了氧气与土壤接触的隔离层),或许是蚯蚓逃离地下的原因,因为随着溶氧量的减少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蚯蚓的呼吸会愈加困难。
三、蚯蚓养殖的采收方式
蚯蚓养到一定程度,除了一部分用于继续繁殖以外,其余采收用来饲养,饲养方法不同采收方法也不一样。光照驱赶法此法适于室内饲养床、饲养箱和饲养池的采收。在饲养床内的蚯蚓,大部分达400~600毫克,每平方米密度达1.5~2.0万条的情况下,可以采收一部分,以免影响增殖。采收的方法可利用蚯蚓避光性,在光照下用刮粪板逐层刮料,驱使蚯蚓钻到饲养床下层,并聚集成团。然后把蚯蚓置于孔径5毫米的大筐上,筐下放收集容器,在光照下,蚯蚓自动钻入筛下容器。蚯蚓外表黏附的粪粒和有机物,残留在筛上。
1、养殖场地建设
蚯蚓是生长在土里面的,人工养殖的蚯蚓为了保证养殖效果,一般都是用养殖箱养殖,里面的填充物可以是牛粪、猪粪之类的农家肥,或者是一些腐烂的树叶混合土壤。其中填充的土壤在一半左右波动,有些地方甚至全部用的都是牲畜粪便。
2、饵料投放
蚯蚓的食物多种多样,各种腐烂的植物或者一些堆肥谷物都是蚯蚓的食物,不过为了蚯蚓能生长得更好,在投放饵料时候要采取多种混合物搅碎,并加入一定的土壤或者干燥的秸秆之类的物品,发酵后再投食。
蚯蚓又叫***,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范围内的环节类生物。以腐烂的植物有其它有机物为食,能够有效的疏松土壤,使水分和肥料更容易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且蚯蚓还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在淡水垂钓这一块市场需求量较大。
这些年,由于蚯蚓的市场需求较大,也就有许多人从事蚯蚓的养殖。蚯蚓虽然生命力较强,但是也要经过合理的养殖,才能保证蚯蚓的繁殖力,保证养殖蚯蚓能够高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