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但青蚯蚓和红蚯蚓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例如威廉环毛蚓生长温度是8—32℃,繁殖温度在15—25℃,适繁殖温度20—24℃。爱胜属蚯蚓,生长温度6—30C,在10—28℃都能繁殖,适繁殖温度23—26℃。
蚯蚓喜潮湿。但品种不同,对湿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在温度适宜时,威廉环毛蚓和湖北环毛蚓要求土壤含水量30%左右。水分与饲料充足与否,能影响蚯蚓增殖速度。赤子爱胜蚓、北星二号、大平二号等品种,主要生活在饲料中,一般要求饲料(基料)含水量60%一70%。
研究人员在崇明三星镇做起了大规模的“蚯蚓实验”。这里的百亩土地曾受海水倒灌之苦,含盐量高达5‰-6‰,土地贫瘠有机质含量低。当年5月,研究人员先用强力机械翻起表层土壤,按照每亩150公斤蚯蚓的“配方”,引大量蚯蚓入田,并投入3000公斤有机肥料。
蚯蚓以有机质为生,崇明岛农田里随处可见的畜禽粪便、秸秆败叶是它们的美餐;“酒足饭饱”后,蚯蚓们铆足劲翻耕松土,特别是天气一热,更使劲往深处钻。蚯蚓粪便还是营养丰富的有机质,能改善农田板结,提高土壤肥力。“第二年开始,‘蚯蚓田’即可免耕,土地滋润起来,种出的蔬菜或者粮食,产量提高,”吕卫光说。
蚯蚓繁殖力旺盛,每年田间都新生大量“蚯蚓仔”,一部分留下来长大继续“耕地”,其他的可离土入药,又给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财路。蚯蚓***时被称为“***”,主要分为“沪***”与“广***”两大类。目前,每公斤蚯蚓干货至少可卖150元,一亩地的蚯蚓产值就超过万元。
同时,研究人员正尝试将给“蚯蚓实验田”嫁接水产养殖。平整田块后,在四周开挖围沟,田块内东西向开挖条沟。沟内放养黄鳝,并根据黄鳝生活习性设置防逃及防盗障碍。如此一来,黄鳝吃蚯蚓,蚯蚓养土地,地上丰产农作物,形成了三栖共养的立体农业模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