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搅拌之前或者搅拌过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外加剂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
混凝土外加剂按功能分4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泵送剂和引气剂;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1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
减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从减水剂应用角度来说,对混凝土影响主要集中在含气量和流动性方面。
首先是含气量,当人们将减水剂加入到混凝土之中,整个混凝土内部水分便会进一步降低,此时,含气量上升度较为明显。其次,在流动性判断上,为常见的方式为混凝土坍落度实验,人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终凝时间,挖掘出减水剂对混凝土流动性的根本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减水剂的添加量比较合适,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也会得到适当延长。如果减水剂的添加量过多,混凝土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凝结,进而对后续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另外,随着减水剂的应用,混凝土的强度和沁水方面也会出现明显变化。如果是从强度方面进行分析,随着减水剂的加入,混凝土将会长时间处于流动状态,在水分流失的同时,水灰比同样也会得到降低,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而在沁水率方面,其减水剂的加入容易导致水灰比下降,此时的混凝土被赋予更强的疏散性特点,沁水率也会出现相应降低。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随着减水剂的加入,混凝土水灰比下降较为明显,进而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影响。
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对混凝土的影响
每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都有它特有的功能,掺加这种外加剂,能够对混凝土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性能进行改善。如掺加减水剂可以在保持相同用水量情况下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或在保持相同流动性情况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由此,可以这样理解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的概念: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验符合有关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加到用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中,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之间存在不适应性。如:用几种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掺加某种减水剂(经检验符合减水剂质量标准)配制混凝土,在配制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有种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在减水率方面出现了严重不足,则说明这种水泥与该减水剂不适应,而其他几种水泥与该减水剂相适应。再如,当某种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中掺加经检验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的速凝剂却得不到速凝效果,或掺加缓凝剂却得到了假凝效果,都可以认为是由于外加剂与水泥之间不相适应所致。几乎所有品种的外加剂与水泥之间都存在适应性问题,只是目前来说减水剂使用普遍,而且当其与水泥产生不适应性的时候能够比较直观快速地反应出来(如流动性差、减水率低、或拌合物板结发热、流动度损失过快等现象)。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