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六类主要结垢过程
对于常用的换热器而言。根据结垢机理,我们一般将结垢分为以下几类:
(1)类析晶结垢:如水冷却系统,由于水中过饱和的钙、镁盐类由于温度、pH等变化而从水中结晶沉积在换热器表面,而形成了水垢;
(2)粒结垢:流体中悬浮的同体颗粒在换热面上的积聚;
(3)化学反应结垢:由于化学反应而造成的同体沉积;
(4)腐蚀结垢:换热介质腐蚀换热面,产生腐蚀产物沉积于受热面上而形成污垢
锅炉管道换热器清洗***服务***。以胶体状态存在的杂质
铁化合物: 主要成分是 Fe2O3, 它会生成铁垢。
微生物:由于循环水的水温、溶解氧等对微生物提供了有利于繁殖的条件, 微生物将大量繁殖。循环水的温度较高时, 在水中投加磷酸盐等药剂, 正好是微生物的养料, 微生物的繁殖不但阻塞板片通道, 有时还会堵塞管路,还会使金属腐蚀。
污泥:冷却循环水中的污泥, 来源于空气中的尘土及补充水中的悬浮物, 逐渐沉积在流速较低的换热器中。
粘垢:主要是微生物的分泌物与水中泥沙、腐蚀产物、菌藻残骸粘结而成, 常常附着在换热器壁面上。
锅炉管道换热器清洗***服务***。
清洗水垢的工艺要求
酸洗温度: 提升酸洗温度有利于提高除垢效果。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加剧酸洗液对换热器板片的腐蚀, 通过反复试验发现, 酸洗温度控制在 60℃为宜。
酸洗液浓度: 根据反复试验得出,酸洗液应按甲酸 81.0%、水 17.0%、缓冲剂1.2%、表面活性剂 0.8%的浓度配制, 清洗效果。
酸洗方法及时间: 酸洗方法应以静态浸泡和动态循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酸洗时间为先静态浸泡 2h, 然后动态循环 3 ̄4h。在酸洗过程中应经常取样化验酸洗浓度, 当相邻两次化验浓度差值低于 0.2%时, 即可认为酸洗反应结束。
钝化处理: 酸洗结束后, 板式换热器表面的水垢和金属氧化物绝大部分被溶解脱落, 暴露出崭新的金属, 极易腐蚀, 因此在酸洗后, 对换热器板片进行钝化处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