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分类
液相色谱仪依据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分离过程的物理化学原理,可分为以下五种。
1、吸附色谱:
用固体吸附剂作固定相,以不同极性溶剂作流动相,依据样品中各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性能的差别来实现分离。
2、分配色谱:
用载带在固相基体上的固定液作固定相,以不同极性溶质作流动相,依据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液上分配性能的差别来实现分离。根据固定相和液体流动相相对极性的差别,又可分为正相分配色谱和反相分配色谱。当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的极性时,可称为正相分配色谱或简称正相色谱;若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的极性时,可称为反相分配色谱或简称反相色谱。
3、离子色谱:
用微粒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以具有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作流动相,依据离子型化合物中各离子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上表面带电荷基团进行可逆性离子交换能力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4、体积排阻色谱:
用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凝胶作固定相,按固定相对样品中各组分分子体积排阻滞作用的差别来实现分离。以水溶液作流动相的体积排阻色谱柱,称为凝胶过滤色谱;以有作流动相的体积排阻色谱法,称为凝胶渗透色谱法。
5、亲和色谱:
以在不同基体上,键合多种不同特性的配位体作固定相,用具有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作流动相,依据生物分子与基体上键联的配位体之间存在特异性亲和作用能力的差别,而实现对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分子的分离。
液相色谱仪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液相色谱仪是一种新型综合分离分析仪器,在液相色谱仪的分离技术基础上加入了液相色谱技术,对分离完成的被测食品基本成分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并以高压输出的方式实现对检测结果的输出,Z终形成对被测食品质量的综合检测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液相色谱仪技术对被测物质的分离主要是靠分离组分的分子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表面活性中心的吸附能力差别而实现的。
液相色谱的注意事项
特别提示
1).流动相均需色谱纯度,水用20M的去离子水。脱气后的流动相要小心振动尽量不引起气泡。2).柱子是非常脆弱的,首先做的方法,先不要让液体过柱子。
3).所有过柱子的液体均需严格的过滤。
4).压力不能太大,尽量不要超过150kgf/cm2.
5).因为缓冲***遇有机的溶剂,会结晶,有损色谱柱,所以,每次由有机相变流动相或流动相变有机相均需用蒸馏水清洗。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