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的重要性
国产的液相色谱仪在工作了一天之后,都需要停机一夜等到第二天才可以继续工作,可按照以下的步骤停机。关闭二次仪表;关闭检测器电源,同时切断柱箱温度的检测器电源;停止恒流泵之后切断它的电源;用二次蒸馏水冲洗进样阀的进样孔;切断工作室的电源,加满盛液瓶中的流动相,等到第二天的使用。给色谱仪盖上防尘罩。色谱仪器是需要好几周或者好几个月的暂不使用,除了按照短期停机的步骤之外,还应该拆除替代柱的导管,拔下总电源接线板的插头,贮存好专门用的流动相和样品,擦干净仪器,盖上防尘罩,存放位置需干燥。
半制备液相色谱仪的功能特点
1、丰富的功能
半制备液相色谱仪硬件具有VP功能,记录维护信息和操作记录,符合GLP/GMP要求;系统控制器增具有时钟、温度计、湿度计等人性化设计的功能。
2、越的性能
①输液泵采用考虑材质结构制作的柱塞,增强型特氟龙密封圈,柱塞浮动式安装方式,增强仪器性能的稳定性和使用的持久性。
②检测器采用进口灯、光电池以及1200条/mm凹面光栅组成的双光束单色器,精密加工的双透镜流通池,控制波长调节的高精度微处理器,双路高速采样频率,确保了低噪声、低漂移及超高灵敏度等特点。
③混合器混合均匀,使用梯度程序采集的基线保持良好重现性。
3、简便的操作
半制备液相色谱仪便于用户对软件的熟练操作,软件采用多窗口模式,操作方便。
液相色谱仪
20世纪初在俄国的波兰植***学家茨维特(Twseet)首先将植物提取物放入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中,植物提取液由于在碳酸钙中的流速不同分布不同,因此在玻璃管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可以对各种不同的植物提取液进行有效的成分分离。
1941年,马丁与辛格用一根装满硅胶微粒的色谱柱,完成了乙酰化氨基的分离,开启了液色谱技术,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49年,马丁建立了色谱保留值与热力学常数之间的关系,奠定了***色谱的基础;1952年,马丁与辛格又创立了气液色谱法,分离了脂肪酸与脂肪胺。1966年之前科学家所做的努力,为传统经典液相色谱奠定了基础。
而液相色谱仪的鼻祖则是由斯坦因与莫尔于1958年设计的氨基酸分析仪,这种仪器能够分蛋白质水解的产物。首台商用LC则是由沃特斯公司制造。
1971年之后,液相色谱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HPLC的分析体制也逐步完善。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液相色谱技术已经非常非常成熟,激动人心的新发展日趋减少,人们开始转向相关领域发展,如超临界色谱、毛管电泳色谱、制备色谱等。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