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拭玻璃
1、擦拭玻璃:先用毛巾将玻璃框擦干净,再用玻璃刮沾稀释后的玻璃水溶液,均匀的从上到下涂抹玻璃,再重复以上工序,用玻璃刮从上到下刮干净,用干毛巾擦净框上留下的水痕,玻璃上的水痕一定要用玻璃刮擦干净,否则将会在玻璃上留下一道道痕迹。
2、将醋和水按1:2的比例调和,放入喷雾中,喷在玻璃上再擦抹,就可擦得非常干净。
3、在水盆中加入5%的阿摩尼亚溶液,用其清洗玻璃,待玻璃稍干再用干布擦抹干净,玻璃即可一尘不染,光亮透明。在擦玻璃的时候,可选用擦窗器用不同的型号,看清是擦双层玻璃的还是单层玻璃的。使用擦窗器方便、省力、安全。
4、如玻璃表面有发霉现象,可将HF与水1:8的比例调和(注意:超过1:8,会对手部造成损伤),拭擦玻璃。注意:一定要做好腐蚀防护工作,皮肤不可接触HF,否则会严重腐蚀!拭擦完玻璃后,用清水再拭擦一遍,然后将玻璃擦干。
玻璃发展与历史
公元前16世纪,埃及人的玻璃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成就。主要原料就是遍地的沙子,适当加入盐碱湖中的碳酸钠,以及石灰岩煅烧出的氧化钙。
公元后,罗马人才开始用更加精纯的石英砂制造透明的玻璃,吹出大型的玻璃容器——现存壁画中仍可见罗马妇女用圆形的镜子梳妆,那镜子能透过身体的轮廓,显然是玻璃做的
大约在4世纪,古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
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就这样,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1674年,英国玻璃大亨乔治·鸦田(George R***enscroft, 1632–1683)在玻璃加入了24%的氧化铅,让玻璃更加容易熔化()。这一方面使普通工业煤炭就足以加热玻璃熔炉,另一方面也使玻璃的半熔融的状态持续更长时间,更容易工业化
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此后,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
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发展经过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玻璃的名称很多,琉璃是其中常用的,其他名称还有璆琳、流离、琅轩、药玉、陆离、瓘玉等等。玻璃这个名称早使用在南宋,是称西方进口的玻璃器。个人还是习惯称中国古代玻璃和传统工艺玻璃为琉璃。中国古代玻璃不同于西方玻璃钠钙玻璃的品质和体系,化学成分有所不同,当属于铅钡玻璃。当然中国也并非没有钠钙玻璃,不过铅钡玻璃为主流罢了。
玻璃的起源尚不明确,早出现的类似玻璃的材料是大约公元前4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地区 制造的一种名为“费昂斯(faience)”的物质,而它的主要成分是结晶态的石英粉末,制作工序是先成型后烧制,这与玻璃不同。
玻璃为什么没有取代陶瓷?
从生活中,我们这样测试,用玻璃杯和陶瓷杯,同时凉白开水,玻璃杯的水凉的更快,夏天喜欢这样,冬天不喜欢……用玻璃碗和陶瓷碗盛粥,来客人一说话,玻璃碗饭凉了,瓷碗饭还有温度,瓷碗更好用,所以就是,玻璃的导热快,散热也快,瓷器相对玻璃,导热慢,散热也慢,大多数时间更实用!
如果遇到磕碰,玻璃容易划伤人,不能再用,瓷器不怕豁口,可以再用,所以在破损这块,瓷器更好!
玻璃硬度高,但是脆度也高,瓷器硬度高,脆度低,更适合使用
玻璃的抗压能力不如陶瓷,陶瓷更容易携带!
而是陶瓷的装饰性非常强!美丽这块赢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