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完整地来欣赏一下这个儿童的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人们将会留下一个神态稚朴、天真有趣的印象。特别是他收拢的手臂和弯曲的双腿,似乎表明这个瓷枕的枕座太短了;而他头枕双臂,侧面前望的姿态,又仿佛在提醒人们注意,尽管这是一个瓷枕,但他自己却只能头枕双臂,真是意趣无穷,匠心独运。
另一方面,通过儿童形象,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质朴的审美和向上的生活信念。儿童的面部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双耳肥大,是属于传统观念上的“富贵”之象。
明代洪武牡丹纹釉里红玉壶春瓶
纹饰仍然采用分层描法,自上而下共六层,分别为蕉叶纹、回纹、缠枝灵芝纹、缠枝花卉纹、仰莲纹和卷草纹。但层数减少,布局更为疏朗,构图更为规整,主题更为单纯,总体改变了元代繁密粗放、动植人物众多的局面,而渐趋向细腻纤巧和规范模式化发展。传世品中,此类玉壶春瓶纹样布局分为瓶颈和瓶腹两大部分,瓶腹纹饰主要有莲花、牡丹花及菊花等,瓶颈纹饰则有回纹、蕉叶纹、卷草纹、波浪纹、灵芝纹等。通过这两处纹饰各自变化和两者之间的互相搭配,而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上述同类器即反映了这种情况,纹样或多或少有些差异,却又坚持同一风格,于统一中蕴含变化,颇令人回味。
明代洪武牡丹纹釉里红玉壶春瓶
胎质细腻,白中略显淺***,有油腻和润滑感,是瓷土陈腐的结果。
器型、纹饰和工艺均带有浓厚的元代遗风,沿袭了元末的基本特点,卷草纹、回纹、缠枝牡丹纹均为元代纹饰,而只有蕉叶纹,莲瓣纹与元代不同,蕉叶中空,即中间留白,莲瓣不分开,元代莲瓣是分开的(也有少部分明早期器物分开的)。此瓶是洪武早期的产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