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吸技术和常温解吸技术
两种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温度的差异,热解吸技术需要使用热源对污染土加热,温度通常高于100℃低于600℃;常温解吸技术通常只要求室温或比室温稍高。热解吸和常温解吸技术对于污染物浓度也有一定要求,热解吸技术适于处理高浓度、难挥发的有机污染物,常温解吸技术适合处理低浓度、易挥发的有机污染物。
两种技术应用时多采用异位处理方式,但热解吸技术也可以使用原位处理,即利用加热棒、加热毯、加热井或将热蒸汽注入地下等方式将土壤加热,从而使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析出后在地上收集处理。
在使用原位热解吸技术处理土壤时,要从技术可行性、污染物深度、污染地块的水文地质条件、场地修复工期以及修复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异位热解吸
异位热解吸技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热交换,将污染介质及其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使有机污染物得以挥发或分离并进行后处理的过程。热解吸技术通过控制系统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有选择地使污染物得以挥发,可以广泛应用在石油烃(TPH)、挥发性有机物(VOC)、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甚至高沸点氯代化合物如(PCBs)、等污染土壤的治理。
简易热解吸采样管标样加载平台的搭建
热解吸_热脱附-气相色谱法进行样品分析时,一般需要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也有其他定量方法)。采用外标法定量时,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已知浓度标准样品进行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当使用热解吸_热脱附时,为了模拟样品的实际状态和考虑到采样管的解析效率,需要使用标准浓度采样管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即含有确定浓度标准样品的采样管。
热解吸仪的原理
热解吸仪采用填充有吸附剂的采样管管捕获的有机化合物;然后将它们导入气相色谱仪中,通过气相色谱,这些有机化合物得到分离和测定。解吸过程中使用两种吸附管两级解析:首先,采用大体积采样将化合物保留在高容量的吸附管(采样管)中,然后加热解吸到下一级毛细聚焦管中(一级解吸); 第二步,富集在毛细聚焦管中的样品再次加热解吸后导入气相色谱毛细管中(二级解吸)。采用毛细聚焦管二级富集解吸,只需较小的载气量就可以把富集在毛细聚焦管中的分析物导入气相色谱,提高了进样效率,并且可以得到尖锐的化合物峰形。毛细聚焦管技术避免了水的干扰,增强了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