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通过控制主要原料硅砂的粒度范围来研究高应变点玻璃的熔制特性。通过金相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测试样品中的气泡大小、成分的均匀性。通过对不同粒度硅砂配合料进行熔制过程的高温观察分析(HTO),探讨硅砂的不同粒度对高应变点玻璃熔制行为和澄清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硅砂粒度控制在100~150目时,样品的气泡含量少,成分较为均匀,熔制、澄清时间较短。
不同粒度硅砂配合料在1550℃的熔化状态℃图6不同粒度硅砂配合料的气泡直径平均尺寸变化论硅砂的粒度范围影响高应变点玻璃的熔制效果,包括熔制、澄清时间,玻璃样品中的气泡大孝成分的均匀性。通过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硅砂粒度控制在60~100目时,熔制、澄清时间都比100~150目的样品长,残留未熔物较多,玻璃均匀性也比100~150目的样品差。
选择钢球时,有两个问题常被忽视:钢球并非愈硬愈好,而是有其恰当的硬度值;钢球密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关于硬度的影响,一般地说,随着硬度增加,只要不发生破碎,钢球单耗下降;而且可使球体变形小,在破碎中球体变形小,能量可更多地用于破碎矿粒,可使磨机的生产率增加。但钢球硬度的增加只能是适度的,有个恰当范围,并非愈硬愈好。如果只考虑球耗,是硬度愈高消耗愈低。
但对磨机生产率而言,在一定范围内生产率随钢球硬度增大而增加,但当硬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则对磨机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使磨机生产率下降。钢球硬度过高时对磨矿不利的原因有两个:
①钢球回弹跳动严重,在回弹中造成部分能量损失,故钢球能量不是更多地用于破碎,故而影响破碎;
②钢球硬度过高时,球与球之间相互接触时滑动厉害,不能有效地啮基尔波住球间的矿粒,使矿粒的磨碎作用减弱。
关于钢球密度对磨矿的影响,一般地说,尺寸相同的球密度大的生产率大,密度小的生产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