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磷剂——投加量的确定
除磷剂是向污水中投加化学药剂,使水中磷酸根离子生成难溶性盐,形成絮凝体后与水分离,从而去除水中所含的磷。
除磷剂投加量的确定依据有一下几种因素︰原水中磷含量的大小、原水磷含量的种类、设计出水磷含量的大小(出水含磷标准)和设计除磷效率(除磷剂投加之后的含磷量)。投加量的确定要经过小试和中试的实验确定,或是根据同类相似工程的经验值确定后进行中试验证,确保出水达到相关***要求。
除磷剂的优势
因为传统工艺对磷的去除力度较差,生化后还是会存在磷,处理效果很不稳定,现如今磷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有很多地区对磷的要求是处理到一定排放值就排放。针对这类问题研发新型的除磷剂可以去除废水中磷,既可以弥补生化处理的不同,同时还有絮凝的作用。同时也能够降低COD、总磷、总氮等指标,将絮凝物聚集在絮体中。
除磷剂的投加位置
前沉淀
在沉淀池前投加金属沉淀剂到原水中。其一般需要设置产生涡流的装置或者供给能量以满足混合的需要。
相应产生的沉淀产物(大块状的絮凝体)则在一次沉淀池中通过沉淀而被分离。
如果生物段采用的是生物滤池,则不允许使用Fe2+药剂,以防止对填料产生危害(产生黄锈)。
前沉淀工艺适合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改建(增加化学除磷措施),因为通过这一工艺步骤不仅可以去除磷, 而且可以减少生物处理设施的负荷。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