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总数检测注意事项-
菌落总数检测注意事项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克(或毫升)检样中形成的***菌落总数。菌落是指***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的相同微生物集合而成。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的不足之处
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依据的上述条件,粪便中数量的是大肠菌群,而且大肠菌群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其存活时间与肠道主要致病菌大致相似,在检验方法上,也以大肠菌群的检验计数简便易行。因此,我国选用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是比较适宜的。当然,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①饮用水中含有较少量大肠菌群的情况下,有时仍能引起肠道的流行。⑧大肠菌群在一定条件下能在水中生长繁殖。②在外界环境中,有的沙门氏菌比大肠菌群更有耐受力。
水质参数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不生芽孢、在37°C培养
水质参数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不生芽孢、在37°C培养24小时内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的。有的***把培养温度定为35°C,也有把培养时间定为48小时内的。用大肠菌群作为水质的指示菌的原因有:
①在人粪中大量存在,因此在为人粪所污染的水体中容易测到;
②检验方法比较简便;
③对氯的抵抗力相似于致病的肠道***。
可以认为:消灭了大肠菌群,致病肠道***也已消灭,水可供饮用。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有两种:
①发酵法。以不同量水样接种于规定数目的含有不同量标准培养基的发酵管中,在37°C经24小时培养后,如发酵管产酸产气、显微镜检验又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则为阳性反应。根据培养和阳性的发酵管数目,按统计学原理即可得出大肠菌群数(每升或每100毫升中的个数)。因为数目是按统计学原理算出的,故称可能数(MPN)。
②滤膜法。水样通过滤膜过滤,因膜的孔径很小,大肠菌群截留在膜上。将滤膜移到远藤氏培养基上,在37°C经24小时培养后直接数典型菌落数,即得结果。由于滤膜要具有标准的孔径,以及操作上所需的技术要求较难掌握,滤膜法的使用还不普遍。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不可比较。1976年中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每升水中大肠菌群不超过3个。
水中***现场分析设备适用范围
水中***现场分析设备主要适用范围:该设备适合于在线监测、移动检测、也实用于实验室取样检测。在野外检测不同水深的叶绿素浓度时,将设备浸入水中,设备检测浓度的同时,检测水深。加配一套特别检测杯,可以取样放入检测杯后进行检测。能快速检测较深100米水深处的叶绿素浓度,检测数据可以通过串口在线显示或者存储在设备中等待后续分析。除检测叶绿素的量之外,仪器还可以检测到藻的存在,并将藻按光谱法分类(蓝藻/青蓝菌藻,绿藻,硅藻/甲藻,隐藻)。这样,仪器可以现场分析藻的存在以及分布而不必要到实验室去做。湖泊、池塘、大海水体经常出现分层特性,检测可以发现有趣的浮游生物分布特性。主要用在湖泊、河流、海洋不同水深叶绿素浓度分布检测。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