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光浪涌防雷器的作用
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等各种的信息系统的应用,很多电子设备都是在抵电压和小电流的状态下工作的,电磁兼容能力、抗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十分脆弱,因此在闪电环境下的易损性较高。
安装防雷器可以使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中光浪涌防雷器用途
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在直击雷防护区(LPZ0B)与防护区(LPZ1)交界处,安装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级保护,对直击雷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将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
在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包含LPZ1区)交界处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二、三级或更高等级保护。第二级保护器是针对前级保护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在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仍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保护器而言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保护器进一步吸收。
同时,经过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当线路足够长时,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保护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第三级保护器对通过第二级保护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压等级,假如两级防雷就可以做到限制电压低于设备的耐压水平,就只需要做两级保护;假如设备的耐压水平较低,可能需要四级甚至更多级的保护。
中光浪涌防雷器工作原理
浪涌保护器中的元件(压敏电阻MOV,硅雪崩二极管SAD、空气导管、大放电电容)是采用损耗自身的方式对冲击电流进行消解(发热,融化),从而使导入地下的冲击电流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形成二次反击。***元件的自身寿命会因为反复承受电流冲击而缩短,采用了40模块和热、电熔断双***、热分担算法等,确保了使用寿命。约消解90%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剩余的10%则导入地下。
如何选择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的保护模式有共模和差模两方式。共模保护指相线-地线、零线-地线间的保护;差模保护指相线-零线、相线-相线间的保护。
限制电压特性是浪涌保护器的重要特性,限制电压越低,保护效果就越好。但考虑到我国电网电压普遍不稳定、波动范围大的实际情况,在尽量选择限制电压较低的浪涌保护器的同时,还必须考虑防雷器有足够高的大连续工作电压。
电源系统低压侧有一、二级不同的保护级别,应根据保护级别的不同,选作合适标称放电电流和电压保护水平的浪涌保护器,并保证浪涌保护器有足够的耐雷电冲击能力。原则上,每一级的交流电源之间连接导线超过25m以上,都应做该级相应的保护。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