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消防中控培训学校值得信赖「多图」
作者:宣城清大东方2022/2/11 15:52:58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较多、条件各异,从火灾蔓延角度看,主要有热辐射、热对流、风向与风速、外墙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其开口面积大小、室内堆放的可燃物种类及数量、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室内消防设施情况、消防扑救力量等。在综合考虑满足扑救火灾需要,防止火势向邻近建筑蔓延扩大以及节约用地等因素基础上,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04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067等对各类建(构)筑物、堆场、贮罐、电力设施等之间的防火间距均作了具体规定。




 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要像固体、液体物质那样需经熔化、蒸发等相变过程,而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任意比例与氧化剂相互扩散混合,完成燃烧反应的准备阶段。气体在燃烧时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烧且燃烧速度快。

根据气体物质燃烧过程的控制因素不同,其燃烧有以下两种形式:

1.扩散燃烧

   可燃气体从喷口(管道口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称为扩散燃烧。其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可燃气体的扩散速度。气体(蒸气)扩散多少,就烧掉多少,这类燃烧比较稳定。例如管道、容器泄漏口发生的燃烧,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等均属于扩散燃烧。其燃烧特点为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对于稳定的扩散燃烧,只要控制得好,便不至于造成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也易扑救。

2.预混燃烧

   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体,被引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现象,称为预混燃烧。这类燃烧往往造成,也称式燃烧或动力燃烧。影响气体燃烧速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气体的组成、可燃气体的浓度、可燃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管道直径、管道材质等,许多火灾、事故是由预混燃烧引起的,如制气系统检修前不进行置换就烧焊,燃气系统开车前不进行吹扫就点火等。







火灾初期阶段,一般燃烧面积小,火势较弱,在场人员如果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就能将火扑灭。如果错过了初期灭火的时机或初期灭火失败,火势蔓延将造成惨重的损失。所以发生火灾的单位除了应立即报警外,还必须立即***力量扑救火灾,及时抢救人员生命和公私财产,这对防止火势扩大,减少火灾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无论是义务消防人员还是专职消防人员,在扑救初期火灾时,必须坚持“救人”的指导思想,遵循先控制后消灭,先***后一般的原则。






商户名称:宣城市清大东方消防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