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称为防火间距。
为了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因热辐射等作用向相邻建筑物之间相互蔓延,并为消防扑救创造条件,各类建(构)筑物、堆场、贮罐、电力设施等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
烟火从起火房间的门窜出后,首***入室内走廊,如果与起火房间依次相邻房间内的门没关闭,就会进入这些房间,将室内物品烤燃。如果这些房间的门没开启,则烟火要待房间的门被烧穿以后才能进入。即使在走道和楼梯间没有任何可燃物的情况下,高温热对流仍可从一个房间经过走道传到另一房间。造成火灾沿水平方向蔓延扩大的主要途径和原因包括:
(1)未设防火分区
对于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水平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内未设水平防火分区,没有防火墙及相应的防火门等形成控制火灾的区域。
(2)洞口分隔不完善
对于耐火建筑来说,火灾水平蔓延的另一途径是洞口处的分隔处理不完善。如户门为可燃的木质门,火灾时被烧穿;普通防火卷帘无水幕保护,导致卷帘失去隔火作用;管道穿孔处未用不燃材料密封等,都能使火灾从一侧向另一侧蔓延。
(3)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
有不少装设吊顶的建筑,房间与房间、房间与走廊之间的分隔墙只做到吊顶底部,吊顶上部仍为连通空间,一旦起火极易在吊顶内部蔓延,且难以及时发现,导致灾情扩大。就是没有设吊顶,隔墙如不砌到结构底部,留有孔洞或连通空间,也会成为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的途径。
(4)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
可燃构件与装饰物在火灾时直接成为火灾荷载,由于它们的燃烧因而导致火灾扩大。
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湿式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的闭式系统。湿式系统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组、管道系统、水流指示器、报警控制装置和末端试水装置、给水设备等组成,如图7-7所示。其工作原理为:火灾发生时,火源周围环境温度上升,火焰或高温气流使闭式喷头的热敏感元件动作,喷头被打开喷水灭火。此时,水流指示器由于水的流动被感应并送出电信号,在报警控制器上显示某一区域已在喷水,湿式报警阀后的配水管道内的水压下降,使原来处于关闭状态的湿式报警阀开启,压力水流向配水管道.随着报警阀的开启,报警信号管路开通,压力水冲击水力警铃发出声响报警信号,同时,安装在管路上的压力开关接通发出相应的电信号,直接或通过消防控制中心自动启动消防水泵向系统加压供水,达到持续自动喷水灭火的目的。
湿式系统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基本的系统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其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管理方便,灭火速度快,控火,建设***和经常管理费用省,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使用受到环境温度的限制,适用于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建(构)筑物。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