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的分类及维护***常识
一、消防设施的种类:建筑消防设施归纳起来共有十三类
1.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施
2.消防给水
3.防烟、排烟设施
4.电气与通讯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7.气体灭火系统
8.水喷雾灭火系统
9.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10.高、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11.蒸汽灭火系统
12.移动式灭火器材
13.其他灭火系统
二、消防设施的***与维护
1.室外消火栓由于处在室外,经常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害,所以要经常维护。
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至少每半年要进行一次的检查。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两个月应对水流指示器进行一次功能试验,每个季度应对报警阀进行一次功能试验。
4.消防水泵是水消防系统的心脏,因此应每月启动运转一次,检查水泵运行是否正常,出水压力是否达到设计规定值。每年应对水消防系统进行一次模拟火警联动试验,以检验火灾发生时水消防系统是否迅速开通投入灭火作业。
5、高、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每半年应检查泡沫液及其贮存器、过滤器、产生泡沫的有关装置,对地下管道应至少5年检查一次。
6.气体灭火系统,每年至少检修一次,自动检测、报警系统每年至少检查两次。
7.火灾报警系统投入运行2年后,其中点型感温、感烟探测器应每隔3年由专门清洗单位全部清洗一遍,清洗后应作响应阀值及其他必要功能试验,不合格的严禁重新安装使用。
8.灭火器应每半年检查一次,到期的应及时更换
消防常识:常引起火灾的十种火源
火源是引起燃烧的直接原因,是火灾的发源地。生活和工作中,应防止和控制好十种火源。
1.点燃的各种明火,是常见的一种火源,在使用时必须控制好。
2.企业和各行各业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运行、短路、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击、静电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气体、可燃物质燃烧,在使用中必须做到安全和防护。
3.我们常遇到的靠近火炉或烟道的干柴、木材、木器,紧聚在高温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尘、纤维;大功率灯泡旁的纸张、衣物等,烘烤时间过长,都会引起燃烧,而这种火源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应引起注意。
4.在熬炼和烘烤过程中,由于温度掌握不好,或自动控制失灵,都会着火,甚至引起火灾。
5.炒过的食物或其它物质,不经散热就堆积起来,或装在袋子内,也会聚热起火,应注意散热。
6.企业的热处理工件,堆放在有油渍的地面上,或堆放在品旁,如木材旁,易引起火灾,应堆放在安全的地方。
7.在既无明火又无热源的条件下,褐煤、湿稻草、麦草、棉花、油菜籽、豆饼和粘有动、植物油的棉纱、手套、衣服、木屑、抛光尘,以及擦拭过设备的油布等,堆积在一起时间过长,本身也会发热,在条件具备时,可能引起自燃,应勤加处理。
8.不同性质的物质相遇,有时也会引起自燃。如油与氧气接触就会发生强烈的氧化作用,引起燃烧。
9.摩擦与撞击。例如铁器与水泥地撞击,会引起火花,遇物即可引起火灾。
10.绝缘压缩、化学热反应,可引起升温,使可燃物质被加热以致着火。
家庭常备六种消防设施,灭火逃生有备无患
不少市民家庭消防意识淡薄,家里大多没有配备消防器材,发生火灾时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尤其是当前大部分家庭居住在高层住宅小区,一旦发生火灾,逃生施救困难。重庆渝中消防提醒市民,家中常备六种消防器材,可帮助市民在火灾发生时灭火、逃生,有备无患。
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居民家中可选用ABC干粉灭火器,可在初起火灾时进行及时扑救,普通家庭配备两个2公斤的干粉灭火器基本可以应付一般火灾。灭火器应配置在便于取用的地方,不可放在卫生间或者暖气上,防止被水浸渍和受潮生锈。此外,还要注意定期检查,看是否过期或者压力不足。
2、防火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的织物,能起到隔绝火焰或降低火场高温的作用,可用于扑灭油锅火灾或者披覆在身上逃生。在起火初期,将灭火毯直接覆盖住火源或着火物体上,可迅速在短时间内扑灭火源。防火毯可重复使用,没有失效期。日常保存时应将其固定放置于易取之处,发现有损坏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3、逃生绳。家中常备一根逃生绳,可在关键时刻逃生。逃生绳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材料防火阻燃,且耐拉的。有条件的家庭,可在阳台安装救生缓降器,选购时应根据预定的安装高度选择适宜的滑降绳索长度、规格,宁长勿短;安装时,应选择火灾时*容易缓降逃生的位置。
4、防毒面具。发生火灾时,佩戴防毒面具能帮助我们防止吸入过量的烟雾和,对我们的呼吸、眼睛及面部皮肤起到防护作用。佩戴防毒面具,要先用面具盖住嘴巴和鼻子,然后把上面的头带拉到头顶,再把下面的头带拉向颈后,调整面具至*佳位置,保证面具紧贴脸鼻并密封性良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