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模式在收货时应采用条码或更***的RFID
仓储管理模式 在收货时应采用条码或更***的RFID扫描来确认进料状况,关键点包括:在供应商送货时,送货资料没有采购VPO号,仓库应及时找相关部门查明原因,确认此货物是否今日此时该收进;在清点物料时如有物料没有达到包装量的散数箱时,应开箱仔细清点,确认无误,方可收进;收货扫描确认时,如系统不接受应及时找相关部门查明原因,确认此货物是否收进。 仓库应具备货物的查验能力,对于物料(只有几家供应商可供选择的有限竞争市场和垄断货源的供应市场的A类物料)特别管制,严控数量,***仓库,24小时保安监控;建立包材耗材制度,要求供应商对于线边不良包材耗材无条件及时补货退换;对于物料储存时限进行分析并设定不良物料处理时限。 物料进仓做到不落地或至少做到 (储放在栈板上,可随时移动),每一种物料只能有一个散数箱或散数箱集中在一个栈板上,暂存时限自动警示,尽量做到储位(Bin-Location)管制,做到NoPickList(工令备捡单),不能移动。
智能制造背景下旧园区的仓储物流升级改造图
旧园区的痛点分析(1)旧园区的原材料仓库、半成品仓库、成品仓库分别位于园区的不同区域,仓库与厂房位置分布较散,厂区位置示意如图1,其中1#~3#建筑与4#~10#建筑中间隔一条露天道路,成品、原材料等货物流通需通过电叉车或手动叉车搬运,转运物流路线长,转运效率低。智能制造背景下旧园区的仓储物流升级改造图1案例园区分布图(2)仓库缺少精细化管理,出入库信息传递使用传统的纸质档,实物的入库、出库、结存无法与账和卡实时同步,并且找料困难、效率低,“***先出”由人为确定;(3)系统库存由人工进行盘点,需逐一核对物料数量、规格、保质期等信息,效率低且无法实时了解库存状况。(4)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呈现复杂化、多样化,靠传统、简单的静态仓库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且容易产生呆滞物料,大大增加企业管理成本。
制造业物流市场规模巨大
制造业物流市场规模巨大制造业物流量大约占据整个物流市场总量的80%在“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浪潮的推动下,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升级的突破口,智能物流由此成为制造业物流新的发展方向。随着工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与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智慧物流加快起步,为物流装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越来越多的物流装备企业看好制造业市场前景,加大在相关领域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力度。如北自科技在化纤纺织行业,中鼎集成在锂电行业,将智慧物流系统与智能制造产线相融合,为客户转型升级创造价值,自身也在此过程中抓住机会做大做强。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