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滚柱液压马达故障分析与排除
滚子外圆与壳体孔配合过松,或者使用磨损后造成进油腔的压力油漏往回油腔(出油腔),内泄漏量增大,此时应通过刷镀或重新加工滚子配上。
(1)输出转矩不够
①滚子外圆与壳体孔配合过松,或者使用磨损后造成进油腔的压力油漏往回油腔(出油腔),内泄漏量增大,此时应通过刷镀或重新加工滚子配上。
②转子的叶片根圆磨损,内泄漏量大。
③污物将叶片和滚子卡死。
④滚子与叶片轴之间因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不好,使滚子外圆与叶片根圆之间的摩擦力大,油膜被切破,造成千摩擦。
可针对上述原因采取对策。
(2)转速不上去
①同“输出转矩不够”的原因①、②。
②大小齿轮磨损,使滚子配油精度降低,造成进出油部分串腔。
③油泵供油量不够。
设计液压传动系统时应注意问题
1、在组合基本回路时,要注意防止回路间相互干扰,保证正常的工作循环。
2、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防止系统过热。例如功率小,可用节流调速系统;功率大,好用容积调速系统;经常停车制动,应使泵能够及时地卸荷;在每一工作循环中耗油率差别很大的系统,应考虑用蓄能器或压力补偿变量泵等的回路。
3、防止液压冲击,对于高压大流量的系统,应考虑用液压换向阀代替电磁换向阀,减慢换向速度;采用蓄能器或增设缓冲回路,消除液压冲击。
4、系统在满足工作循环和生产率的前提下,应力求简单,系统越复杂,产生故障的机会就越多。系统要安全可*,对于做垂直运动提升重物的执行元件应设有平衡回路;对有严格顺序动作要求的执行元件应采用行程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此外,还应具有互锁装置和一些安全措施。
5、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设计,减少件设计行走减速机的内部设计将具有更广阔的市场.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液压马达是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旋转运动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是执行元件。
一、液压马达特性
液压马达同样有单向和双向、定量和变量之分。由于结构上的差异,不同的液压马达其基本特性和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①齿轮马达密封性差,容积效率低,油压也不能太高;但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②叶片马达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作灵敏;但同样容积效率不高,且机械特性偏软,低速不稳定。因此适用于中速以上,转矩不大,要求启动、换向频繁的场合。③轴向柱塞马达容积,调速范围大,且低速稳定性好;但耐冲击性能稍差。常用于要求较高的高压系统。④低速大转矩径向柱塞马达排量大,体积大,转速低,不需要减速箱,可直接用于驱动负载。
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从工作原理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来实现能量转换。
从原理上来说,除阀式配流的液压泵(具有单向性)外,其他形式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可以通用。下面以叶片式液压马达为例,对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作简单介绍。
高量叶片式液压马达的结构一般是双作用定量马达,在上图中,当压力油进人压油腔后,在叶片1、3、5、7上,一面作用有压力油,另一面为排油腔的低压油。由于叶片1、5受力面积大于叶片3、7,从而由叶片受力差构成的转矩推动转子做顺时针方向转动。改变压力油的进人方向,马达反向旋转。
三、叶片式液压马达
与叶片泵相比,叶片式液压马达的叶片伸缩除靠压力油作用外,还要靠弹簧的作用力使叶片压紧在定子内表面上,因为在启动时,转子不转动,无离心力,如叶片未贴紧定子内表面,进油腔和排油腔相通,就不能形成油压,也不能输出转矩。因此,在叶片根部应设置预紧弹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