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Non-linearEditing)是针对线性编辑而言的,简称非编。
非线性编辑系统实际上是扩展的计算机系统,由一台性能较高的计算机和一套视频、音频输入/输出卡(即非线性编辑卡),配上一个大容量SCSI磁盘阵列便构成了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硬件。
非线性编辑系统直接从计算机的硬盘中以帧或文件的方式存取素材、进行编辑。它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设备,可以实现多种传统视频制作设备的功能,对素材可以随意地改变顺序,随意地缩短或加长某一段,添加各种效果等。
数字化的存储方式则使文件剪辑等操作不再出现损耗。
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不再受线性编辑系统的束缚。
非线性编辑的应用领域很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线性编辑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
它对传统的影视广告制作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商业简报、教学资料片、多媒体读物、产品演示宣传、企业专题片、网页动画到大型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有非线性编辑的应用。
非线性编辑设备依据输出对象和应用领域的不同有很大差别,一套简单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由一台普通电脑、一块视频捕到卡和非线性编辑软件所组成。
不同的非编系统之间价格差别很大,从几千元到上百万元不等。采用何种非编系统要根据输出对象和应用领域而定。
非编系统构成
编辑软件
相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来讲,软件的发展要缓慢得多。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软件平台也同样存在落后于硬件的局面。微软在九十年代初为多媒体结构推荐了VFW,苹果上也有一个类似的QuickTime,这两种软件结构都缺乏对视频的支持,它们限制了I/O端口的数据流量和视频文件的大小,VFW甚至不支持Alpha通道,无法描述两层画面之间的关系。当前我们使用的编辑和建模软件大多数是建立在这两种平台上,如Premiere 4.2T、3DMAX,用这些软件创作的运动物体边缘存在着抖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4年,Open DML标准开始建立,增强了***I文件的功能,使不同厂家的Motion JPEG文件可以互换,修改了***I文件只有2GB大小的限制,并把帧索引改为场索引。所有这些内容在1995年完成后并入Quartz多媒体标准中,Quartz成为软件视频设计的初级规范,随后Active Movie取代了Quartz的地位,正式应用在Windows 97中。
非编系统优势
信号质量高使用传统的录像带编辑节目,素材磁带要磨损多次,而机械磨损也是不可弥补的。另外,为了制作特技效果,还必须“翻版”,每“翻版”一次,就会造成一次信号损失。导致为了质量的考虑,往往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一些很好的艺术构思和处理手法。而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这些缺陷是不存在的,无论如何处理或者编辑、拷贝多少次,信号质量将是始终如一的。当然,由于信号的压缩与解压缩编码,多少存在一些质量损失,但与“翻版”相比,损失大大减小。一般情况下,采集信号的质量损失小于转录损失的一半。由于系统只需要一次采集和一次输出,非线性编辑系统能保证得到相当于第二版质量的节目带,而使用传统线性编辑系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信号质量。
非编系统的特点
素材长度调整
在调整素材长度时,非线性编辑系统通过时码编辑实现准确到帧的编辑,同时吸取了电影剪接简便直观的优点,可以参考编辑点前后的画面进行直接手工剪辑。
素材的组接
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各段素材的相互位置可以随意调整。编辑过程中,可以在任何时候删除节目中的一个或多个镜头,或向节目中的任一位置插入一段素材,也可以实现磁带编辑中常用的插入和组合编辑。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