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历程
既然我们知道非线性编辑系统有明显的优势,那为什么之前没有被广泛使用呢?必须从技术角度对此进行阐述。首先是没有合适的记录载体,其次是没有合适的操作载体的方法。当使用磁带作为信号的记录载体时,不能从磁带上立即读取所需的信息。对于盘式载体,如唱片,则采用机械式采集信息的方法,唱片与唱针直接接触,而且唱针不能在轨道上滑动,而且机械运动的速度毕竟有限。因此多年来,由于没有合适的录音载体,音像的录制和编辑方式仍只能在这条细长的带子上做文章。
目前所谓的非线性编辑技术,主要是指随着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非线性编辑技术。事实上,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出现于影视制作的早期,它很早出现于电影的蒙太奇剪辑阶段,以电影为载体的剪辑,具有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某些特征。它也是一种早期电视制作中的机械非线性编辑方法。电子书编辑出现后,非线性编辑系统也随之出现。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非线性编辑带来了曙光,它以前就没有的速度进入影视制作领域。影视制作领域中,有两件事直接导致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蓬勃发展:一是计算机日益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日益丰富的外围硬件;二是图像压缩算法日益强大的功能日益完善,这两方面都推动了非线性编辑系统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所以按时间划分,非线性编辑系统有三个发展阶段:以胶片为基础的机械剪辑阶段、以纸盒为基础的剪辑阶段和以数字视频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编辑阶段。
电子书编辑的出现,给电视的节目的制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线性编辑等。伴随着影视节目质量的提高和影视技术的发展,制作人员也在不断地探索更有效的非线性编辑方法。
非编系统
非编时间线中的片段是指向源文件的指针,而不是实际的源文件本身。因此非编中的几乎所有工具和功能都是非***性的。例如,将一段素材添加到时间线并将它剪短后,被剪掉的部分并不会丢失。可以随时将此部分找回来,这是因为磁盘上的源媒体文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即使您删除整段素材,该素材也仍然储存在硬盘上,除非在非编中选择将该片段删除。
非线性编辑的素材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入到计算机硬盘中的,采集的时候,一般用分量采入,或用SDI采入,信号基本上没有衰减。并且非线性编辑的素材采集采用的是数字压缩技术,采用不同的压缩比,可以得到相应不同质量的图像信号,即图像信号的质量是可以控制的。
非编系统优势
寿命长
非线性编辑系统对传统设备的高度集成,使后期制作所需的设备降至很少,有效地节约了***。而且由于是非线性编辑,只需要一台录像机,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录像机只需要启动两次,一次输入素材,一次录制节目带。这样就避免了磁鼓的大量磨损,使得录像机的寿命大大延长。
便于升级
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总是对设备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这一矛盾在传统编辑系统中很难解决,因为这需要不断***。而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非线性编辑系统所采用的,是易于升级的开放式结构,支持许多第三方的硬件、软件。通常,功能的增加只需要通过软件的升级就能实现。
非编系统的特点
素材长度调整
在调整素材长度时,非线性编辑系统通过时码编辑实现准确到帧的编辑,同时吸取了电影剪接简便直观的优点,可以参考编辑点前后的画面进行直接手工剪辑。
素材的组接
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各段素材的相互位置可以随意调整。编辑过程中,可以在任何时候删除节目中的一个或多个镜头,或向节目中的任一位置插入一段素材,也可以实现磁带编辑中常用的插入和组合编辑。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