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运行制动时直接摩擦车轮使火车停车的制动零件就是闸瓦,用铸铁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瓦状制动块,在制动时抱紧车轮踏面,通过摩擦使车轮停止转动,在这一过程中,制动装置要将巨大的动能转变为热能消散于大气之中,而这种制动效果的好坏,却主要取决于摩擦热能的消散能力。
现有闸瓦多为铸铁闸瓦闸瓦其散热效果不佳,不能很好的将摩擦块的热量传递,长期使用下去不仅加速闸瓦的磨损,还对车轮的摩擦损耗非常大,而且导致火车轮和闸瓦的寿命比较短。
耐磨机车合成闸瓦,能够有效将摩擦块与车轮产生的热量散出,减少了火车刹车时闸瓦对火车轮子的磨损,同时也大幅度的提高了闸瓦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铁路轨道支撑板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转轴,以及蜗杆、轴承、蜗轮、螺纹杆、螺纹管、滑块和滑槽之间的配合设置,达到了通过摇把的旋转带动固定板移动的效果,具备了带动螺钉移动的功能,能够使螺钉与轨道分离,从而提高拆装效率,具有便于维护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板,以及固定杆、连接板、螺孔和螺钉之间的配合设置,达到了使螺钉上下移动的效果,具备了使螺钉对轨道进行限位固定的功能,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效果,通过设置有转轴,以及第二轴承和摇把之间的配合设置,达到了通过摇把带动蜗轮旋转的效果,具备了为拆装提供了动力条件,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
其中:1-螺钉,2-螺孔,3-固定板,4-轴承,5-滑槽,6-螺纹管,7-螺纹杆,8-滑块,9-空腔,10-固定块,11-固定杆,12-连接板,13-轨道,14-限位块,15-蜗杆,16-蜗轮,17-转轴,18-第二轴承,19-摇把,20-支撑板本体。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轨道支撑板,包括支撑板本体20,支撑板本体20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对称的滑槽5,支撑板本体20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空腔9,两个空腔9分别与两组滑槽5相连通,每个滑槽5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滑槽5相适配的滑块8,每个滑块8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每个固定板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杆11。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轴承二,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轴承二并延伸至空腔的外部,且轴承二的内圈与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降低螺纹杆转动过程中与基座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螺纹杆的外表面发生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外表面呈粗糙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便于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每个滑轨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的底面分别与两个螺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增加螺环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螺环发生偏斜,导致卡死。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轨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竖直长度值大于滑轨的竖直长度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避免滑块在移动过程中滑出滑轨,影响整体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固定杆分别贯穿两个通孔并延伸至空腔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降低固定杆在活动过程中与基座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发生磨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下弹性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1)的顶部安装有轨道(12),轨道(12)位于两个挡板(1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轨下弹性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5)的顶部安装有弹条(16),弹条(16)的另一端与轨道(1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轨下弹性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条(16)顶部设有螺旋道钉(5),螺旋道钉(5)的底部与轨枕(13)的顶部螺纹连接,螺旋道钉(5)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压紧螺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下弹性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块(8)的材质为合成橡胶,上垫板(1)和下垫板(10)的材质均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弹性垫板是轨道结构中的重要部件,安装在钢轨和轨枕之间,它的主要作用是缓冲车辆通过路轨时所产生的高速振动和冲击,保护路基和轨枕,并对信号系统进行电绝缘。
现有的弹性垫板减震和降噪效果不好,且弹性垫板的材质主要是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长期疲劳荷载作用后,导致弹性垫板的减震效果失效。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