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HCOOH,分子量46.03,俗名蚁酸,是的羧酸。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弱电解质,酸性很强,有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起泡。存在于蜂类、某些蚁类和毛虫的分泌物中。是有机化工原料,也用作***和防腐剂甲酸早由J.-L.盖-吕萨克用草酸分解制得。1855~1856年M.贝特洛用与直接制得甲酸钠,T.戈德-施密特用水解的方法从甲酸钠制得甲酸。此法于1896年在欧洲开始用于工业生产,至今小批量生产仍用此法。1980年美国科学设计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和利奥纳德公司开发成功羰基化生产甲酸的方法,并已有年产甲酸20千吨的工厂投产。此外,甲酸也可由轻质油氧化制醋酸的副产物中回收获得。

使用注意事项
(1)苯甲酸钠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显碱性,pH等于8。在酸性溶液中水解成苯甲酸,溶解度降低。
(2)可单独使用,也可混用,1g苯甲酸相当于1.18g苯甲酸钠。
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中***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902-2005)规定:使用苯甲酸钠,亦以苯甲酸计,不得超过用量,详见苯甲酸。
(2)实际使用参考:一般使用方法是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食品中,但具体使用时又可有不同。
在一般汽水、果汁中使用时,应在配制糖浆时添加。如先将糖溶化、煮沸、过滤后,一边搅拌一边将苯甲酸钠投入糖浆中。也可在溶糖时添加。待苯甲酸钠充分溶解后,即可分别先后加入悬浊剂及柠檬酸。应注意,苯甲酸钠、柠檬酸、悬浊剂必须分别先后加入,尤其是苯甲酸钠与柠檬酸,如果同时加入,就会出现絮状物。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用泵转移至槽车或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罩)或自吸式长管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