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银粉是电气和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是电子工业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粉末。纳米银粒因其特殊的结构,使之产生小尺寸效应、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从而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银粒子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表面增强共振散射光谱、分子生物学、超分子体系等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之一。
纳米银粉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及催化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催化剂以及超低温制冷机稀释剂。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分析、传感器研制、分子电子学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化纤中加人少量的纳米银,可以改善化纤制品的某些性能,并使其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超细银粉按形态大致有球状、絮状、树枝状和片状等类型;按粒度可分为:细银粉,平均粒度为10~40μm;极细银粉,平均粒度为0.5~10μm;超细银粉,平均粒度<0.5μm;纳米银粉,粒度<0.1μm。

银单质的化学性质银溶于,生成。Ag+2HNO3(浓)=AgNO3+H2O+NO2↑3Ag+4HNO3(稀)=3AgNO3+2H2O+NO↑银不易与***反应,因此***在珠宝制造中,能用于清洗银焊及退火后留下的氧化铜火痕。银易与硫以及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这在失去光泽的银币或其他物品上很常见。银在高温下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棕黑色的氧化银(常温也可反应,但速度很慢)。

同位素编辑自然界中的银是银107和银109,其中银107的丰度(51.839%)。银的两种同位素的丰度几乎相同,这在元素周期表中十分罕见。银共有28种同位素(从银93到银130)大部分同位素的半衰期皆小于三分钟。矿产分布编辑已知银以主要元素、次要元素和不定量形式存在的银矿物和含银矿物有200多种,其中以银为主要元素的银矿物和含银矿物有60余种,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作为白银生产的主要原料有12种:自然银(Ag)、银金矿(AgAu)、辉银矿(Ag2S)、深红银矿(Ag3SbS3)、淡红银矿(Ag3AsS3)、角银矿(AgCl)、脆银矿(Ag2SbS3)、锑银矿(Ag3Sb)、硒银矿(Ag3Se)、碲银矿(Ag2Te)、锌锑方辉银矿(5Ag2Sb2S3)、硫锑铜银矿(8[AgCu]SSb2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