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颗粒污泥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生物颗粒污泥技术,是在高的水力剪切下,由产菌、产菌以及水解发酵菌等构成的,沉降性优于活性污泥絮体的自凝聚体。厌氧颗粒污泥是具有自我平衡性能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包含了降解原废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的的种群,能处理各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厌氧生物启动。表面发白、暗白色或***的颗粒污泥可能放置的时间较长,其活性和重新***活性的速度,明显不如反应器直接排出的颗粒污泥活性高,在启动时,投加量也应更多,启动时间会更长。
作为接种污泥时,需要注意有硬核大颗粒的数量,硬核大颗粒数量越多,污泥的无机化程度越高,活性则越低。对于从外购接种污泥的角度来评价颗粒污泥的活性,可按照VSS/TSS来确定污泥活性,比值越高活性越强,比值越低无机化程度越高,污泥活性越差。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进水碱度可以适当偏高(但不能使反应器体系的pH8.2,这主要是因为此时产菌会受到严重***)以加速污泥的颗粒化,使反应器快速启动;而在颗粒化过程基本结束时,进水碱度应适当偏低以提高颗粒污泥的产活性。
当厌氧反应器需要启动时,如果要处理的有机负荷小于反应器的大处理负荷,则可根据待处理有机物总量计算相应的厌氧污泥量,而不需要充分接种,从而降低厌氧污泥的购买成本。颗粒大小不太均匀,颗粒太大、表面不够光滑、有脱皮或“长毛”等现象,颗粒硬度小,IC反应器的取泥口取泥时打到手上没有明显的颗粒感,这属于一般的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生物颗粒污泥技术,是在高的水力剪切下,由产菌、产菌以及水解发酵菌等构成的,沉降性优于活性污泥絮体的自凝聚体。
另外,受限于不同废水水质不同,颗粒污泥会有不同的形状,如处理高含硫废水的颗粒污泥会比较黄,有黄点,如铁锈一般,这可能与颗粒污泥中***根还原菌占比较高有关。同样以IC反应器为例,对于产活性正常的厌氧污泥来说,通常污泥负荷的佳范围为0.2-0.4kgSCOD/kgVS.d,污泥负荷则不宜高于0.55kgSCOD/kgVS.d,当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水质,其佳和负荷范围会有所差异。颗粒污泥实际上是微生物固定的一种形式,其外观为具有相对规则的球形或椭圆形黑色颗料。颗粒污泥的粒径一般为0.2~3mm,个别大的有3.5mm,密度为1.04~1.08g/cm3,比水略重,具有良好的确沉降性能和降解水中有机物的产活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