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物料输送管道的制作
双金属物料输送管由两层管材复合而成,内层管材一般厚度为0.5~2mm左右,外层管材采用普通流体输送管。加工制作时工艺方面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镶衬用金属管的加工制作和双层金属管的组装复合。
2.1 镶衬用金属管的加工制作
镶衬用金属管的加工制作采用单件生产,根据输送物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镶衬材料,并且可以根据外层钢管尺寸灵活地改变内层管材规格。为了保证顺利地复合镶衬,应使内层管材的外径比外层管的内径小0.5~2mm。内层管材的直径确定后应通过板料的下料剪切精度予以保证,板料的尺寸偏差在±0.5mm以内。板料在的钢管成型机上进行卷圆成型,然后用点焊机点焊,再由专门研制的金属管件自动焊接机对焊缝作自动焊接。焊接采用非熔化极气保护焊,在保证焊透的情况下应当使焊缝高度尽量小。焊接后应对焊缝进行退火处理,然后再压平,使焊缝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并且厚度与母体的厚度一致。
2.2 双层金属管的复合组装
双层金属管的主要复合工序如下:
(1)管料的表面处理
在复合工序前应对内、外层管的结合表面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清理污物、除锈、脱脂和毛化。表面处理采用机械完成,外层管用喷丸方法将内表面的污物和氧化物一次除去;内层管采用钢丝刷将表面毛化。
(2)管料的组装
表面处理后的两种管料应随即组装在一起,为了便于滚压复合,可将组装好的管料一端胀紧,以免滑脱。
(3)滚压复合
滚压复合是在专门设计的旋转拉拔设备上进行的。该设备由床身、管料夹持装置、主传动装置、旋转滚压头和牵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滚压复合时,将组装好的管料装卡在卡盘上,调整好滚压头的尺寸,启动主电机和乳化液润滑系统,然后启动牵引电机将滚压头拉过管料。
(4)管端加工
管料滚压复合后,可将内层管端头翻出,包覆外层管端面,并进行平头倒棱。如采用法兰联接,可将法兰焊接在管料的两端;若采用管接头联接,则在管料的两端加工螺纹。
双金属复合管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双金属复合管是由两种不同金属材料构成,管层之间通过各种变形和连接技术形成紧密结合,使两种材料结合成一体而成的一种新型金属复合管材。
双金属复合管能地实现材料的优势互补,节省合金材料,降低工程费用,在保证基管各项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管道的耐腐蚀性,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是纯不锈钢钢管、铜管或其他耐腐蚀性合金管的替代产品。
根据界面结合性质,可将双金属复合管分为两类:机械复合管和冶金复合管。其中,机械复合管是通过特定冷成型方法使内外两层金属形成过盈配合,产生一定的接触压力,从而实现内外层金属紧密配合的金属复合管;冶金复合管主要通过热加工成型方法使内外两种金属结合成一体,其结合界面为冶金结合状态。
目前,双金属复合管的***生产技术与装备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和日本,又以德国和日本为突出。国内外双金属复合管的生产与应用主要以机械复合管为主,规格主要为Φ219mm、Φ159mm;冶金复合管数量较少,规格主要为Φ159mm以下(无缝)、Φ325mm以上(直缝焊)。
双金属耐磨复合管焊接工艺
双金属耐磨复合管外壁采用普通无缝钢管,通过离心成型工艺形成高铬铸钢内衬复合而成。弯管外壁采用虾米弯头,内层选用高铬铸钢,既具有高合金铸钢的耐磨性能,又能耐压,又有较高的机械性能。
双金属耐磨复合管内衬合金材料中,硬度和耐磨性能是高铬抗磨白口铸铁和合金耐磨铸钢(统称为超硬耐磨合金)。高铬铸铁的硬质相为M7C3型碳化物,其硬度达到HV1500~1800,因而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而由于这种Ka型碳化物的结构为棒状,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韧性。并在传统配料的基础上加入了稀有金属和碳化硼硬合剂,大大增加了传统产品的硬度和耐疲劳性,使其耐磨性能优于其他产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