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常见失效特征及产生原因
轴承磕碰伤——轴承零件之间或与其他硬物之间相互碰撞产生的零件表面机械性损伤。
轴承磕碰伤的形貌特征:呈半圆形或针叶形等形状规则的凹陷,边缘突起,手感明显。一般在严重的磕碰伤附近及其尖角处有微裂纹。轴承磕碰伤的产生原因:粗鲁作业使轴承外表面受到按一定角度施加的强力冲撞、敲击产生的凹陷痕迹。
轴承压痕——在强大挤压力作用下,金属表面产生的塑性凹陷。
轴承压痕的形貌特征:凹陷形状与挤压体的形状吻合,有深度,边沿材料凸起光滑。
轴承压痕的产生原因:在过载冲击力或过载压力的作用下,滚道面受滚动体挤压而产生的凹陷痕迹。轴承受到振动、颠簸,滚动体与滚道发生碰撞形成。
提高轴承寿命的技巧与防范全解析
首先,什么是轴承寿命? 在一定载荷作用下,轴承在出现点蚀前所经历的转数或小时数,称为轴承寿命。在此寿命以内的轴承,应在其任何轴承圈或滚动体上发生初步疲劳损坏。然而在我们的日常实际使用中都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的外观一致的轴承,实际寿命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一、安装不当(约占16%) 1、安装时力度过猛,其中用锤子敲击轴承对轴承伤害是很大的;也是造成变形的主要原因。 2、安装有偏差或未装到轴承位,造成轴承游隙过小。内外圈不处于同一旋转中心,造成不同心。 建议:选择适当的或的轴承安装工具,安装完毕要用单独的仪器检测。
滚动轴承故障的主要形式与原因
1.疲劳剥落滚动轴承的内外滚道和滚动体表面既承受载荷又相对滚动,由于交变载荷的作用,首先在表面下一定深度处形成裂纹,继而扩展到接触表面使表层发生剥落坑,发展到大片剥落,这种现象就是疲劳剥落。疲劳剥落会造成运转时的冲击载荷、振动和噪声加剧。通常情况下,疲劳剥落往往是滚动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一般所说的轴承寿命就是指轴承的疲劳寿命,轴承的寿命试验就是疲劳试验。试验规程规定,在滚道或滚动体上出现面积为0.5mm2的疲劳剥落坑就认为轴承寿命终结。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分散性很大,同一批轴承中,其高寿命与低寿命可以相差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这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滚动轴承故障监测的重要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