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留存下来的完整古建筑越来越少了,但人们仍会尽力去保护甚至重建这些古建筑,这也是为什么仿古建筑会越来越多。在我们***的建筑文化中,有一种叫做“斗拱”的结构建筑被频繁提及,就连世博会中的中国馆也是以此为灵感打造。
在解释“斗拱”之前,不得不先提到“榫卯”的概念。榫卯,顾名思义,由“榫”和“卯”两个构件组成,是我国传统的木结构连接方式,凸出为“榫”、凹进为“卯”,采用凹凸结合的方式,不需要一颗钉子,也可以形成相当稳固的结构体系,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斗拱还是中国古建筑抗震能力的关键所在,如遇地l震,在斗拱的起承转合下,建筑体松而不散,如太极般以柔克刚,化解地l震冲击,当斗拱建筑披上中国色彩,视觉效果更是惊艳到爆!它可以大隐隐于朝,八方来仪,它可以中隐隐于市,润物无声,也可以小隐隐于野,流芳万古,它可以朴实无华,却成为建筑生命的中流砥柱,它更不介意瑰丽辉煌,静观世间风l尘。
“天南奇观”的匾额下,云纹托起一整排优美的斗拱。这斗拱与别处迥异,用的是薄木板,斗口很浅,好像根本咬不住上一层的拱。别处亦是如此,如许多瓜柱上的檩条没有任何扶持,孤零零的顶着。“像杂技演员顶大缸或踩钢丝那样,令人为之捏一把汗。”不过,它却真正经受住了漫长岁月的折磨和考验。
如果想要探寻斗拱的神奇所在,就一定要到真武阁去看一看。广西玉林市容县城东,绣江北岸,经略台上,建于明朝的真武阁,三层屋坡流畅,四面檐角挑扬,青碧的琉璃瓦闪闪生辉,像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沐浴着晨曦江风。四百多年的时间,在全木结构的真武阁表面,并没有留下***的印记。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