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曾经说:“中国各代建筑不同之特征,在斗拱之构造,大小,及权衡上为显著”。古时的建筑,可以从斗拱的构造、大小和精细程度,判断其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到了后来,斗拱更是演变为等级制度的象征,甚至对斗拱的结构和建造做了规定,以至于到了清代,只有宫殿、庙宇等建筑使用,以显示宫廷,神佛的威严与尊贵。
斗拱的流程并不复杂,斗上置拱,拱上置斗,然后如此往复,斗拱便被造了出来。斗拱在中国木架结构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林徽因曾说:如果没有斗拱“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就没有中国建筑的飞檐翘角,就没有中国建筑的飞动之美,就没有中国建筑“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的玄妙”从某种意义上讲,斗拱之美造就了中国古典建筑之美。此外,斗拱的演变经历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的时代气息。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它上承屋顶,下接立柱,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同时它也是身份的象征,惊艳千年。那夺人心魄的装饰美和形式美,曾使梁思成和林徽因为之倾倒,它就是斗拱。说起“斗拱”,也许有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由它托举起的飞檐廊阁,却在中国惊艳千年、家喻户晓。
近几年随着古建筑技艺的发展,仿古建筑的兴起,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一些园林建筑,这些建筑中大多是供游客玩耍欣赏的,一般来说,传统的园林建筑历史是比较悠久的,比如苏州园林这样的,就比较有名了。虽然如今的仿古建筑,与传统的古建筑相比,无论是在整体气质上还是技艺精致上,都无法比及。但是在某些地方,依然延续了古建筑的一些传统技艺。
斗拱由很多小尺寸的木构件在水平和竖向拼插、叠加而成。尽管这些木构件尺寸很小,但当它们组成一个斗拱整体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在一般情况下,斗拱位于屋檐的下方,承担整个屋顶的重量,并把该重量向下传递给额枋、柱子。紫禁城古建筑屋顶有着厚厚的泥背层,但能够被斗拱轻松承担,且斗拱不会产生***,可反映斗拱有很好的竖向承载能力。
斗拱如何分类以及各部分名称?
按拱的长短尺寸可分为三类:瓜拱、万拱和厢拱。瓜拱短,厢拱次之,万拱长。这是清代的规定。瓜拱和万拱常相叠并用,瓜拱在下,万拱在上,瓜拱托着万拱。位于正心拱位置上的瓜拱叫做'正心瓜拱'(宋代称泥道拱);位于正心拱位置上万拱叫做'正心万拱'。位于单材拱位置上的瓜拱和万拱,分别叫做'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又可以分为'外拽瓜拱'、'外拽万拱'和'里拽瓜拱'、'里拽万拱'。
厢拱总是安放在上层翘或昂两端,外拽厢拱承托挑檐枋,里拽厢拱承托天花枋。在正心拱位置不会出现厢拱,所以厢拱没有正心和单材之别。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